更新时间:2022-04-12 09:04
在近代史上,傣族聚居的边疆地区,疟疾、霍乱、伤寒、鼠疫等10多种烈性传染病流行,尤以疟疾为甚,广大傣族人民缺医少药,十分痛苦。医院、卫生防疫站、疟疾防治所以及妇幼保健机构迅速建立,乡有卫生院(所),许多村有医疗站,早已扑灭了鼠疫,控制了疟疾、霍乱、伤寒等传染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显著高。芒市过去是闻名的疟疾区,原有5000名傣族居民,由于病魔的侵袭,到1949年只剩1800余人,而已成为近3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镇。
芬雅(傣语,研药或磨药之意)在碗内盛适量冷开水或米汤,可根据不同疾病而定。按配方将各种药物蘸水或米汤在小麻木碱下研靡成合剂药汁于碗内,内服或外擦。一般贵重药品及紧缺药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疗因风(佤药塔)失调引起之疾病、妇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于药物及食物中毒。
烘雅(傣语,熏药之意)按所需配方取药物切碎(多用鲜品),置于锅内(或金属大盆内)加水煎煮,患者坐于锅(或盆)之上,借药物蒸气熏蒸肌体以达治疗目的。本法主要用于因体内风(佤约塔)、水(阿波塔)失调而致之肌肉、关节风湿疼痛、肢体麻木、产后虚弱、不思饮食等症。
沙雅(傣语,刺药之意)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干燥,共研为末,拌入鹅油内浸泡备用。用时医者用洁净之铜针(状如直杆梅花针)浅刺患部皮肤,再涂于配好方药油。本法亦用于体内风(佤约塔)、水(阿波塔)失调而致之风湿关节疼痛。
果雅(傣语,敷药之意)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取鲜品,切碎捣烂,视病情分别加入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合均匀,用芭蕉叶包好,置于火中煨熟,趁热包敷于患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度。主要用于接骨、跌打扭伤、风湿麻木疼痛、头痛、腰腿疼痛等症。
暖雅(傣语,睡药之意)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多用鲜品)切碎加少量水煎煮一定时间(或炒,或蒸视病情而定),取出药渣拌入酒或炒热之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上铺席芭(亦可用布单)。患者趁热睡于药床上,上盖被子,使药气熏蒸身体以达到治疗目的。本法亦多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各症。
能雅(傣语,蒸药之意)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装入容器内,置于甑内蒸一定时间,取药物蒸馏液内服(芳香类药物多用此法)。二是将药物直接放入甑内蒸制一定时间,取出加酒趁外患部。多用于腹痛、肢体痛等各种疼痛症。
《罗格牙坦》为巴利语音译,傣语称《坦乃罗》(作者和成书年代不清),记述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语音学;二是文学艺林;三是医学、药物学、气功等,较集中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季节、气候的相互关系等。书中记述说:千百万年前,原始傣族先民通过吃草根树皮和野生植物的叶、花、果、籽作为充饥时的粮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各种植物种类的不同,果实味道的差异,食用后给身体带来的不同作用(产生各种生理现象上的变化),从而获得了药物学的知识,为后世医家深入探索傣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史学价值。
《戛牙三哈雅》共分5集,1-2集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人体受精与胚胎的形成;人和自然的生存关系,人体《坎塔挡细》即:五个方面的内容,亦为“五蕴”(色、受、行、想、识)和人体的四要素“塔、都、挡、细”(风、火、水、土)的平衡与盛衰等。并阐述了人体内32类体属及其细胞、脏腑等1500种物质成分及其组织结构;寄生虫;人体生命的起源、循环、新陈代谢等等。用《坎塔档细》和“四塔”[爹卓塔(炎),佤约塔(风),阿波塔(水),巴塔维塔(土)]的理论形象地解释了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论述了人的居住环境与病因,并将一年12个月分为“腊鲁档三”(热季、冷季、雨季)三个季节,认识到不同季节的发病和特点,提出了合理的用药方法。释加牟尼去世之后,傣族又经历了阿扎撒塔鲁王朝560年(公元前544年)、提里加夫王朝622年(公元16年)、阿奴王朝1349年(公元638年)。至今已有2951年的悠久历史。
《帷苏提玛嘎》是一本讲解傣医人体生理解剖学比较全面的古文献,由南传佛教传入斯兰卡,公元前2世纪由觉音编著为巴利语梵文经典,后为叶均译为《清净道论》。主要讲述“塔都档细”,即“巴他维塔者”(巴利语),傣语称之为“塔拎”,意即“土”;“啊波塔都” (巴利语),傣语称之为“塔喃”,意即“水”;“爹卓塔都” (巴利语),傣语称“塔菲”,意即“火”;“佤约塔都” (巴利语),傣语称“塔拢”,意即“风”。本书从病理生理变化的角度较系统地论述了体内“土、水、火、风”的动态平衡关系,认为它是促进和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四种物质元素,又谓“四大生机”现称“四塔”。此外,还专题记述了人类生命的起源和人体的基本结构“夯塔档哈”,即“鲁巴夯塔” 形体蕴;“稳然纳夯” 心蕴;“维达纳夯” 受觉蕴;“先牙纳夯塔” 知觉蕴;“山哈腊夯塔” 组织蕴,现称“五蕴”。傣医五蕴与佛经中记述的五蕴(色、受、行、想、识)大同小异,各自都从理论上说明了构成人体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明确指出了人类生命体的形成是由“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男根、女根(实为不同的染色体),命根(维持生命存续的各种物质元素),心所依处(精神意识),身表(指在高级神经中枢的支配下所表现的“动能”现象)、语表(语言)、色柔软性(软体器官)、色积集(指形成胚胎的一切物质元素)、色相续(再生、发育成长延续),色老性(衰老、退化)、色无常性(生理机能的异常变化),以及肝、胆、脾、肺、肾、心、发、爪、齿、汗毛、皮、骨、肉、腱、大小肠、胃、尿、虫类(含细胞)、土、水、火、风等89种物质要素构成的。认为人体约有500万根头发,900万根毫毛,20枚指(趾)甲,28-32颗牙,900块肌肉,900根筋(腱),300块骨头。阐述了心、肝、肺、脾、肾等重要生命脏器的生理机能活动和病理变化, 人体内10大类,80个支系的1500种“哈滚暖”,傣语即“小虫”(相当于现代所讲的虫卵和细胞)等。
《挡哈雅龙》是傣医药史料中最著名的一部综合性巨著,是1323年民间的一个学者帕雅龙真哈(土司的一个武官)转抄的西双版纳傣文音译注释本,原始版本现流失国外。该书中记录的内容十分丰富,叙述了人体的肤色与血色;多种疾病变化的治疗原则;病因及处方;人和自然与致病的关系;论“四塔”相生相克与处方;药性与肤色;年龄与药力药味;处方及其他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系统地阐述了近100种“风证”(病)、介绍了原始宗教时期最早的复方“滚嘎先思”(价值万银方),“雅叫哈顿”(五宝药散),“雅叫帕中补”(亚州宝丸)等数百个方。这些宝贵的医药知识编写内容大都是选自于《阿皮塔麻几干比》这套经书中。从而更加确切地知道,傣医药的起源及其基本理论的形成也是2900多年前就有的,为本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
康朗仑又名岩仑,男。1904年生
人。行医50余年,为西双版纳州著名傣医。他行医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技高超,医德高尚。如今虽已高龄,但仍在为患者诊治疾病,深受广大患者的爱戴和信任,被称为傣家人民的好“摩雅”(医生)。 他从小喜爱医药,其父波岩仑传之傣医药书数本和口授相传,掌握了不少傣医知识。以后又在缅寺当和尚求学。又细读了《嘎牙山哈雅》《么哈本摩雅》《档哈雅龙》《档哈雅囡》等傣医药书籍,医药知识不断丰富,于是开始行医。在行医实践中,不断总结医疗经验,医术提高很快,逐渐小有名气,求医者逐日增多。除当地傣族患者外,其他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及汉族患者也慕名而来。数年后亲自撰写《档哈雅》数本传交后人,成为有名望的老傣医生。 他不仅医术高超,在傣医药理论方面亦有了较深的造诣。对傣医“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爱、想、行)理论有较深的研究,同时认识了2000余种傣药,能自采、自制丸、散等多种傣药制剂,并精通傣医独特的刺药、坐药以及药浴、熏蒸等各种疗法。擅长治疗“拢匹勒”(月子病)、“拢麻想手”(人体感受热风湿毒导致的皮肤病)、“拢沙里坦”(火、水失调引起的高热、惊厥、癫狂、抽搐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还擅长治疗风、火失调引起风湿痹症和中风偏瘫,并提出“风致百病”之说,认为一切疾病均由“风”失调引起,“风”可挟杂其他病邪损坏机体,造成“四塔”,功能失调而发生各种疾病,故应“以风论病,见病先治风”。发表“康朗仑学术思想探论”一文,并著有《竹楼医述》一书及6本《档哈雅》。
药傣:族居住地区,大都属热带、亚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正处于太平洋东亚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交汇地带,北面有高度平降,偏居内陆,没有较大的北方寒潮和海洋风暴的侵袭。因此,雨量充沛,热量分布均匀,适宜于各种生物生长繁殖,是热带植物(含傣药)最集中的地区,拥有大量珍贵、稀有的生物种,傣药资源极为丰富。 民族药800余种,民间傣药有228科,372属,1300多品种,曾用植物药1858种。这些动、植、矿物药分布在西双版纳外所辖的景洪、勐海、勐腊三县(市)的40个乡镇的山区、半山区和坝区。
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特殊的环境
中生产生活,为了生存下来,发展和繁衍后代,造福于子孙,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医药遗产。这些医药遗产是傣族人民在与有神论、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不断斗争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的医药知识。据《贝叶经》记载的史料说: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土资源》第一节推断的时间来看:“当补腊萨哈”(橄榄时期),相当于公元前536年(距今2520年以前)傣族便有了民药。据《逸周书·王会解》的记载,傣族医药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与印度医药学的发展和印度小乘佛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从发掘的《夏牙三哈雅》一书产生的年代来看,佛主释加牟尼[佛历339~420年(公元前964~前884)]的同龄人,贴身警卫、秘书,也是释加牟尼的徒弟,在释加牟尼身边主管医药及其经书的阿仑达听,为了归纳整理一套有关傣医药方面的医药学专著,曾数次向佛主释加牟尼跪拜请求,在得到释加牟尼的许可后,阿仑达听根据纳腊达和戛古先塔(传说10万年以前和几万年以前)历代相传下来的经书《纳腊达俄》《纳腊达叫》《纳西达迭》《纳西达费》《迭哈西腊》以及《三比打嘎》(论经学说)的《苏点打》《文乃》《阿皮塔麻儿干比》等经书中记载的医药知识,摘录整理编成《戛牙三哈雅》一书。成书后,阿仑达听在一次盛会上再次向佛主释加牟尼跪拜致敬,并宣布说:“神圣、英明、伟大的佛主是天上的大师,文武学识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人………”“今天要向在坐的人们及佛教讲一下远古的历史所记载的纳腊达,经书中虽有所记述的医药知识,但不完整,有的尚未讲述清楚。今天要把人体的《戛牙三哈雅》更深更细地向所有的人们及佛教(指当时在场的人)讲清楚……”。据推测阿仑达听大约于佛历380年(公元前924年)写完这套有关傣医药的第一部专著。
傣族文化
在傣族医药形成和发展史上,傣族医学文献中记录的内容十分广泛,各种经典描述有同有异,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傣族人民经过千百万年的艰苦实践一一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斗争,认识了人与自然、疾病的相互关系;通过“神农尝百草”的活动,懂得了对各种动植物服食的经验,并根据其复杂的味道,逐渐产生了理性认识,并给予分类命名;为了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远古原始群的傣族先民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常把一些御寒,解暑,可预防疾病的动、植物的叶、皮用来做衣御寒,煎煮当茶饮,从而产生了保健知识,这一演变过程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中。二是吸收了一部分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三是吸收并发展了古印度医学理论知识,通过南传上座部佛教作为传播媒介传入傣族社会。这三个方面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傣医药。傣族文献均不署作者姓名,这是信奉佛教,崇拜佛祖之故。其文献的版本沿革分为“贝叶经”和“红版经”两种,在这两种版本出现之前,多将文字刻于竹片上,后来由于造纸术生产问世改变了这种原始记录方法。
傣族文化
文献种类大致分3大类型,第一类为南传“三藏经”,即“经藏”,“律藏”,“论藏”(统称佛经)。第二类为“实用经”,这一部分不属佛教经典范畴,多为民间学者所著,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天文、历算、地理、文学、艺术、诗歌、谚语、民间故事、宗教故事、社会事物、伦理道德、医药常识等等。第三类为“科幻经”,主要记述医学理论、农田水利、其他科技语文等。傣医药常识在“佛经”、“实用经”、“科幻经”中都有记述,它充分体现了傣族文明的象征。
经过长期实践,傣医药不仅在理论上
不断发展,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傣医药诊断疾病的方法有问诊、望诊和摸诊三种。其内容相似于汉族中医药学之望、问、切诊,但理论上有所差异。其方法分别简述于下:
望诊:医者用肉眼观察病人的体态、精神、气色和全身各体表部位有无异常的变化,借以了解病情,测知体内四塔的变化。例如正常人的眉毛应分别顺两边倒的,如果眉毛不经外力而自行竖起,说明患者体内有寄生虫。若见患者口流唾涎、烦躁欲呕,则确诊的可能性更大;如见颜面赤红,为火偏盛之热症;如见肢体浮肿、面色滞暗或黄、行走困难,则为水偏盛之水肿症;舌红而干为热,舌淡白为不思饮食等等。望诊亦包括望手指,看左手大拇指可诊断肾、肝、心、肺等脏腑及妇科病症,看右手大拇指可诊断风湿之属寒属热。
问诊:是对患者进行有目的之询问,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经过及治疗情况,对疾病作出进一步的判断。这种方法是傣医诊断痛证或一般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在问诊中应注意了解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再围绕主证有目的地进一步询问有关情况,如病史、家庭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爱好、婚姻等情况,妇女则包括经、带、胎、产等内容,小儿则包括生长发育史,以便作为诊断时的参考依据。
摸诊:是通过触摸患者肌肤的冷热,有无包块和其他异常情况,以帮助诊断(脉诊则较为少用)。例如摸鼻尖和耳尖。如果体表摸着发热、汗出,但鼻尖和耳尖发冷,说明体内有寒,仅体表有热。如果证见怕冷、发抖,但耳尖和鼻尖摸着发热,说明仅是体表发冷,而体内有热等等。总之,傣医药理论的望、问、摸三诊的诊病方法,各有其特点,对不同病症的诊察各有侧重。在临床运用时,必须三诊结合起来,把所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才能找到真正的致病因素,有的放矢,合理投方用药,提高疗效。
根据收集整理的结果,傣族传统民族药约有1000余种,多数为植物药,亦有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少部分为外来药。其中许多与汉族中医药学中的药品相同,但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差别。如芦子用于提神醒脑;草蔻用于风湿酸痛;益母草用于粪虫瘙痒、湿疹;射干用于月经过多等等,均与汉族中医学用药有异。还有的药物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药源较少,如犀鸟、象牙、孔雀毛、
野水牛胆等。植物药的分类一般以形态、气味和药用部位来划分。药物的性一般分为三大类,即热性药、凉性药、平性药。药物的味一般分为7种:酸,多用于收涩、止汗止泻等;甜,多为补药;咸,多用于软坚、补虚;苦,多用于清热、解毒、除湿、止痛;麻,多用于止痛、镇惊、祛痰;辣,多用于散寒、止痛;香,多用于醒脑、开胃健脾。由于药物性质不同,人体亦各有差异,故用药也各有特点。如1~20岁为生长发育阶段,生病时药物配伍宜偏甜味;20~40岁为成熟壮实阶段,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酸味;而40~60岁以上者,为逐渐衰老阶段,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咸味。又如根据不同的季节配伍不同的饮料方,以药代茶饮,以达预防、治疗的目的等等。傣族医药中的药物处方,虽然不象祖国医药学中方剂那样有严格的处方原则,但在治疗疾病时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由数味药物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复方。这些药方,是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在治疗疾病时,通过药物的增减,观察治疗的效果,逐步筛选而成。所用的药方,少则二三味药,多则数十味药;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却一症有多方。因风、火、水、土失调致病而设的四“雅塔”即佤约塔、爹卓塔、阿波塔和巴他维塔,均由固定的药物组成,傣医称为“雅塔”。这种配方理论称之为“雅塔都档细”。傣族医药处方中比较有名的,常用的有以下四个:“雅叫帕中补”(傣语,亚洲宝药之意),由九种药物组成,具有理气健胃、止痛、安神的作用。“雅叫哈顿”(傣语,五种宝药或五宝药散之意),由五种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和中解表、调经补血、止血止痛作用。“雅沙里门囡”(傣语,万应小药丸之意),由七种药物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痉止痛、除满止泻的作用。“雅玛哈嘎仑那龙”(傣语,治病大方),由三十多种药物组成,具有调补气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一般认为,要当好傣医师,必须首先学习掌握好以上四个药方的使用方法,否则就不能算一个名副其实的医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傣族医药学也得
到进一步发展。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要求加以发掘、继承、整理和提高。此后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所、傣医院、民族医院,吸收了一批批民间傣医药人员到国家医疗科研单位工作;西双版纳卫校还举办了傣医班,陆续培养了一批批傣医药人才;此外,在傣族地区还将傣医药纳入县级初级卫生保健方案,并为名老傣医配备了徒弟,使他们的医药经验得以整理、发掘、继承和提高,同时抓紧进行傣医药文献的抢救整理工作。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傣族医药学,在广泛收集、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傣药志》(四集)、《傣医传统方药志》、《傣医验方译释》、《傣医中专班教材》、《中国傣医》、《傣肌松专辑》、《傣医诊病特点》、《德宏傣族医药及其验方》、《傣族医药验方集》等傣医药书籍,使傣医药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1990年11月,在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召开了“云南省傣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傣医药的发展情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促进了傣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随着边疆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傣医药学将日益充实完善,进一步发展提高。
公历把一年之12 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传统中医药学也根据这四个季节的划分来论述人体机能的变化、疾病的发生、防治的规律等。但傣医理论却与之不同。由于傣族主要聚居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高,雨量足,湿度大,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就具有高温、高湿度的气候特点,而四季划分不明显。因此,傣族传统医药理论从千百年的实践生活中,根据傣族地区这种特殊的气候特点,把一年划分为三个季节,即冷季、热季、雨季。冷季为每年傣历的1月至4月,相当于公历的11月至次年的2月;热季为傣历的5月至8月,相当于公历的3月至6月;雨季为傣历的9月至12月,相当于公历7月至10月。在冷、热、雨三个季节里,均有各种不同的疾病发生,而在季节相交的前后一段时间里,各有一些疾病发病率较高。比如在傣历的4月至5月间,即公历2月至3月份,是冷季与热季的交季的时期,腹泻、痢疾等病的发病率较高。在傣历8月至9月,即公历的6月至7月份,是热季与雨季的交季时期,疟疾的发病率较高。而在傣历12月至次年1月,相当于公历的10月至11月份,是雨季与冷季的交季时期,这一时期中伤风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发病率较高。
为此,根据季节的不同、疾病的差异,每个季节用药均有偏重,都有一些固定的药方(傣语称为雅塔),用来防治不同时期发生的各种疾病。如热季多用苦味药物,以清热、解毒、凉血等。雨季多用涩味药物,用以收敛、除湿等。冷季则多用辣味药物,用以散寒、温中、止痛等等。
内科学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