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9 00:46
儋州调声,是海南省儋州市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相传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的三都、峨蔓、木棠、光村等沿海一带地区。
自秦汉时期开始,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移民陆续迁入儋州,他们的语言受到了当地土著方言和其他语言的影响,逐渐融合变成一种独特的方言,这就是“与高人、梧人言通”、“声调颇异”的儋州话。用儋州话按其固有的韵律和声调演唱的儋州民歌就是儋州调声。儋州调声是独具一格的儋州民间艺术,它最初叫“欸(e)声”,儋州方言“edang”,又叫“耳声”、“倚声”、“抽调”。
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居儋州时常为“夷声彻夜不息”而感动,曾用“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等诗句生动地记述了儋州这种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到了清朝末期以后,儋州调声艺术逐渐地发展和完善。可是,由于社会的变革,调声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时起时落,后来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儋州调声得到了抢救、传承和发展。1954年,儋县调声队曾到北京、广东等地参加全国、全省民歌汇演。
20世纪60年代,音乐界的关慧棠到儋州采风,改称“调声”,后来就一直沿用下来。到了“文革”期间,人们把儋州调声当作封建文化,加以批判和限制。改革开放后,儋州调声得到解放。
1980年,儋县县委在古镇中和举行全县赛歌会,调声艺术又重新搬上了舞台。
儋州调声是一种独特而有感染力的民歌形式,是从儋州山歌演变脱胎出来的,但它又突破了山歌固有的演唱形式,音乐和舞蹈相结合,亦歌亦舞,集体对歌,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形式。对歌前男女双方各自手勾着手(尾指勾尾指),站3米左右的距离,面对面地进行对歌。每个队都有一个领头歌手,负责选择对歌词和起调、领唱。
对歌时为发挥表演的最佳效果,表演队伍随时可以变化,时而成半圆或圆形,时而一字排开,歌手们手勾着手一左一右有节拍地挥动,两脚有节奏地前后左右摆动,手舞足蹈,生动活泼。男唱女答,此起彼落,互不相让,男的热情奔放、刚强有力;女的温柔细腻、温情诱人,使人沉醉在欢乐之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调声曲调从表现的手法上看,主要是通过对乐句的重复和对音乐主题进行各种方式的模仿,取得曲调的发展和变化,从曲调构成的形态和各首曲调相互的关系上看,可分为几种类型:
(1)派生型:即以原有的某一个曲调或者某一种类型的曲调为基础,然后适当加以增删变化,而发展成为新曲。
(2)支生型:即吸收原来的曲调中某一个次要部分,重新加以组织,而构成新的主题,然后通过各种手法,进行模仿,发展成为新曲。
(3)外来型:即把外来音乐(含创作歌曲和其他民歌)的某些音调吸收过来,融在调声的传统音调之中,按调声的音的习惯,发展成为新的曲调。
(4)综合型:即吸收几首调声的音调和乐句,重新加以综合,构成新曲。
上下句对应关系是调声曲体结构的基础,有几种不同体式。
(1)一句对应体:即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并有规整性的二句体和扩充性的二句体两种形态:其一句幅比较整齐,上下句完全重复,形成规整的并列对置结构,其二第一乐句重复使句幅增加一倍,第二乐句通过乐节的连续模仿伸延三小节。因此,二句对应体主要存在于调声之中,其他曲体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形成。
(2)三句对应体:即上下句加一个补充乐句构成,有两种形态:一是上句加补句加下句,其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系并列关系,两者共同陈述主体题;二是上句加下句加补句,其第三乐句系第二乐句的补充和延续,它起着稳定乐段,加强收束的作用。
(3)四句对应体:即分别由上句加补句加补句加下句或者上句加下句加补句加补句构成。前者其第二、第三乐句与第一乐句并列,同属上句;后者其第三、第四乐句与第二乐句并列,同属下句。
(4)复对应体:一般分为四种基本形态:一是两个并列上句加两个并列下句,其第一句与第二句并列,第三句与第四句并列,而构成复对应关系;二是上下句加上下句,其第一、第二句为前对应分段,第三、第四句为后对应分段;三是前二句加后三句,其开头两个乐句为前对应分段,第三至第五句为后对应分段;四是前三句加后二句,其开头三个乐句为前对应分段,第四、第五乐句为后对应分段。
(5)长结构。可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一是分节歌结构,其曲调可完全反复,只是个别乐段稍有变化:二是基本乐段再现结构,其曲调与语言结合比较紧,不能严格反复,只能是大体再现;三是乐段联缀结构。即由两个或者多个特性相似,又自成段落的乐段连结而成。
儋州调声的主要经典调声有《天崩地塌情不负》、《单槌打鼓声不响》、《祖国江山花百样》、《月光十五谁不爱》等100多首。
儋州调声虽然是汉族民歌,但其伴随的一系列民俗却迥异于其他地区的汉族传统,而自身的特点也未见于其他民族的歌种。它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对调声的考察,有助于了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以更具体的了解儋州地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方式和过程。
虽然相对海南省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儋州调声的生存现状相对较好,但在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下,仍然受到了冲击。自20世纪80年代后学唱调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多人涌向了流行音乐。原来只属于年轻人的调声,现在变成了中老年人的表演。随着老艺人的离去,这个曾普及整个儋州的调声也将面临断层和失传。
唐宝山,男,汉族,1949年生,海南儋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儋州调声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儋州市申报。
1980年—1984年儋县文化馆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调声采集工作,共收集整理调声600多首,并从中挑选出200多首,编印成《儋县调声及其他》册子。
为了抢救儋州调声,儋州市历届领导和文化部门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如决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传统的中秋节为儋州调声节,儋州文化馆就组织了有关人员整理调声1000余首,编辑成歌集。此外儋州市还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成立儋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市调正山歌协会,积极开展民间调声活动及抢救保护;鼓励支持业余调声队,开展调声活动。
2005年儋州调声被列为首批海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儋州市文化馆获得“儋州调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项目保护单位儋州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2004-2005年,儋州调声队先后二次代表海南省参加国家文化部在山西省左权县、北京宋庄举办的第二、第三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调声演唱《一时不见三时闷》、《天崩地塌情不负》、《爽快在青年》等节目分别获得最佳表演奖、优秀传承奖、优秀歌手奖。
2007年,儋州文艺队赴香港参加第七届国际香港“金紫荆花”中老年音乐、舞蹈、服饰艺术风采大奖赛,表演的调声歌舞《儋州女》等节目,分别获得二个最高金奖、一个大金奖和组织金奖。
儋州调声代表队曾经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东南6省市春节联欢晚会、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首届海南省乡土文化节、海南欢乐节和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儋州赛段颁奖仪式等表演活动。
20世纪50年代,《单槌打鼓声不响》由中国唱片社制作成唱片,发行全国;《洋浦水深泊战舰》改为《五指山上英雄多》编入全国小学音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