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9 18:45
古时对学者的称呼。有广义和狭义之别。近代章炳麟认为儒有达、类、私三种界说:达名之儒相当于儒的普遍概念或广义之儒,指的是术士;类名之儒,是懦的类概念,指知礼、乐、射、御、书、数,有六艺以教民者;私名之儒,是儒的单独概念或狭义的儒,指宗师孔子、宣扬六经的儒家学派(见《国故论衡·原儒》)。章氏对儒的界说和分类,比较符合历史实际,为多数人所接受。《论语·雍也》载:“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朱熹注说:“儒,学者之称。”章炳麟的《原儒》说:“太古始有儒,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又说:“古之儒知天文占候,谓其多技,其后施易,故号遍施于九流,诸有术者,悉晐之矣。”这是说,儒乃古代通晓天文占候的知识分子,儒的含义甚广,有各种知识技能的人都包括在内,故号遍施于九流。对儒的解释主要有下列几种。
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等方士、术士,与原始礼仪巫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在社会动荡变革的过程中,部分巫、史、祝、卜逐渐转变成专为贵族相礼以谋生计的儒。胡适曾对这一类儒做过详细考证。他作《说儒》,据《周易·需卦》认定“儒”字是由“需”字而来。《周易·象传》说《需卦》为“君子以饮食宴乐”。《周易·序卦传》亦说:“需者,饮食之道也。”由此胡适认为:“‘需’卦所说似是指一个受压迫的智识阶级,处在忧患险难的环境,待时而动,谋一个饮食之道,这就是‘儒’。”胡适还引《墨子·非儒》说儒者:“富人有丧乃大喜曰:‘此衣食之端也’。”证明儒以治丧相礼为生活。还据《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人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认为“丧事不敢不勉”即属于为人治丧相礼。还引《论语·乡党》说:“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证明孔子为人相礼,“傩”是举行驱鬼逐疫的仪式,孔子穿上朝服站在东阶之上。
丧祭之礼为古代最重要的礼节,起着维系宗法制度血缘纽带的作用。《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要人对父母生、死、祭都必须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行事。《论语·学而》还引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指办理父母丧事,追远指祭祀祖先,做好这两件事,对于民风民俗敦厚淳朴关系重大。战国时期儒家荀子亦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荀子·礼论》)这是对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所做的理论发挥。由于丧祭之礼的重要,儒家提倡古礼的厚葬和三年之丧。这些都说明丧祭之礼在古代很严肃隆重,儒为人治丧相礼乃是一种崇高的职业,不能加以鄙薄。
古时学在官府,曾设司徒等官职专司教育,儒由这些官职分化出来。《尚书·舜典》说:“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这是说帝舜任命契为司徒,掌管教育。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指社会伦理等级秩序不顺,要契敬敷(布)五教加以教化。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在宽指教育时不加胁迫。孟子曾对《舜典》做出解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此处所说“圣人”即指舜,舜命契为司徒,对人民进行人伦五教。《周礼·天官·大宰》说:“儒以道得民”。东汉郑玄注说:“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保氏是诸侯所设掌教育的官职。唐代贾公彦疏:“儒以道得民者,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掌养国子以道德。故云以道得民,亦谓学子也。”儒是诸侯师氏下面的一个官职,不同于天子保氏那样成为独立官职,因此称为“儒”。儒以道得民,即是以《诗》、《书》六艺教人。此所说“民”,即国子,指官费学生。《周礼·地官·大司徒》有“联师儒”之说,郑玄注:“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师儒是乡里掌管教育的人。贾公彦疏:“云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以其乡立庠,州党及遂皆立序,致仕贤者,使教乡闾子弟。”说明师儒乃乡和州党所立学校(庠序)的教师。春秋后期,兴起私人办学,孔子即属于开创私人办学的民间教育家。此后儒多以教育为职业,战国时期儒家孟子、荀子均于民间办学,教授弟子。
儒乃优、和、柔、懦 《礼记·儒行》郑玄注:“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唐孔颖达疏:“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以上所引“优也,和也”,“优也,柔也”,指懦具有优、和、柔、懦的品质。《说文》亦释:“儒,柔也。”这些都是说儒乃柔懦品质。据胡适《说儒》考证,“儒”字源于“需”字,“需”字与“耎”字相通。《广雅释诂》说:“耎,弱也。”“耎”即“輭”,今写作“软”。柔软之需,引申又有迟缓濡滞之义。儒以优、和或优、柔安人服人,说明儒以宽裕待人,不靠强力。儒具有谦恭、柔逊之义,这成为儒之处世方法。《论语》说孔子“温、良、恭、俭、让”。(《学而》)即以恭敬谦逊服人。《礼记·儒行》孔子答鲁哀公问说:“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这里亦可看到,柔懦也是“仁”的品质,儒家反对以力服人,主张以心服人,即服人之心,使人心悦诚服,故崇尚柔懦谦恭的品德。
《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髙。”此处所说“儒家者流”,即上面所说来于古代司徒之官的儒。儒由司徒之官演变成为后世的儒家,以六经、仁义教人,以尧舜、文武为理想政治,以孔子为宗师。由于儒与儒家通称,孔子、孟子被称为先儒,儒成为崇高称号,尊儒崇儒成为社会美德。
儒者、儒生又简称儒,因而儒发生流品之别。如孔子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说明儒亦有君子小人之别。战国后期荀子提出大儒、雅儒、俗儒的区别。大儒指周公、孔子。后世亦有耆儒、鸿儒、通儒、真儒、硕儒、巨儒、醇儒、纯儒等尊称和美称,亦有僻儒、腐儒、小儒、迂儒、陋儒等贬称。因为孔子以后历代儒家有学派区别,不同学派之间有不同之褒贬。如荀子抨击“子游氏之贱儒”、“子张氏之贱儒”、“子夏氏之贱儒”,即属儒家不同学派之间的攻击。又如程颢被当时学者称为“真儒”(《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文彦博题《明道先生墓表》),而明末学者黄宗義则讥讽程颢为“小儒”(《明夷待访录》:“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此类事例,历史上多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