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52
手足口病(HFMD)也称“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高发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及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中国每年均有发病,且病死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手足口病的病因是肠道病毒感染,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在发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一般在病程1~5天之内。具体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症状,类似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的症状体征。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加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重型,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患者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严重者血压降低,或有休克,会快速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危及生命。
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发病之后2~4周,可出现脱甲。
在夏季和秋季这两个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父母应引起注意,随时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若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出现身体发热伴手、足、口、四肢和臀等部位的皮疹,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皮疹分布特点,极可能为手足口病,应带儿童来医院及时就诊。
1. 患儿如出现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个别患儿也可以无皮疹,则应到门诊就诊,积极配合主治医师的问诊,病史采集内容包括: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呼吸、脉搏、四肢皮温等。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告知家长观察要点,此时家长应引起注意,如果允许回家也应遵医嘱定期进行随诊。
2. 若患儿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症状,应该听从医生安排住院治疗,随时监护生命体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检查。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吸氧、脱水降颅压。
3. 若患儿出现心率增快、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端发凉、血压升高等症状,转入ICU治疗,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有条件者进行有创监测。此时应该配合医生安排进行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医务工作者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检查结果,做出诊断,积极实行治疗及护理。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严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可升高。
一般患者的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轻度升高;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会出现有肌钙蛋白(CTNL)和血糖升高。
一般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患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留取咽拭子和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学检测,检测出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即可确诊。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或者其他肠道病毒中和抗体相比较于之前有4倍以上升高,即可以确诊。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以及酸中毒的表现。
脑脊液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脊液细胞数可增多,蛋白也会升高。
重症及危重症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时,可表现为双侧肺部纹理增多,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呈现网格形状,可有阴影,也有部分患者以单侧肺部改变为主。
如果累及到神经系统,可以观察到脊髓灰质和脑干的损害。
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慢波。
重症患儿可出现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减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降低等。
多数普通病例表现为急性起病,手、口、足、臀等部位散发性疱疹,因此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做出诊断。但是由于部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复杂性、多样性,也有患者不伴有发热,皮疹症状不典型,因此临床诊断比较困难,需要多种检查辅助来进行判断,如病原学检查或血清学检查。
具体鉴别诊断包括:
目前没有特效的抗该类病毒的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手段。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方法通常为对症治疗,发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需要做好皮肤和口腔的清洁护理,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
在急性期,可累及神经系统。少数病例除了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外,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脊髓炎等。对于这样的患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在急性期,患者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这样的患者,应该应用扩血管药物如米力农,维持量从0.25μg/(kg·min)起始,逐步调整剂量,最大可达 1μg/(kg·min),用药一般不超过72h。
普通病例于门诊进行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积极控制高热。
体温超过38.5℃者,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保持患儿安静,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而且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手段,所以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 24 小时到 48 小时前使用效果最佳。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但需关注其不良反应及生殖毒性。
降颅压、血管活性药物对症治疗等,必要时可以考虑液体疗法。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治疗。因为目前为止没有循证学证据表明其有效,且这些抗病毒药物都会有副作用,故不建议使用。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可以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重症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死亡率高。
并发症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病情较轻,大部分患儿不需要特殊治疗便可康复,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
该并发症是一组由于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急性炎症性的疾病,临床以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85%-95%的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引起。
心肌炎常由普通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导致。可表现为急性胸痛、心悸、无明显诱因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晕厥或心源性猝死。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此病由致病微生物如肠道病毒引起,起病急,以寒战、高热、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肺水肿、肺出血、脑脊髓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