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勋旧址

更新时间:2024-06-27 00:50

元勋旧址,又称笋岗老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岗村,建于明代早期,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为明初笋岗何氏为纪念其祖先岭南名贤何真而建,占地面积42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17平方米。

历史沿革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何真弃官归乡后也聚众而起,成为一方豪杰。后来携家眷避居深圳笋岗

元勋旧址是笋岗何氏为纪念其祖先岭南名贤何真在此发迹而建造的,围屋始建于明初,后来一点点扩大,成为何氏祖屋。

明代中期,四世孙何云霖为纪念高祖父何真,在此地建成围屋,还绕围挖有护濠,称元勋旧址。何云霖重修田宅、祠宇,把何真曾居住过的地方扩建为城寨式的村围,奠定了元勋旧址的基础。

建筑特色

元勋旧址是典型的广府围村建筑,前有门楼,后有神厅,外围原有护河,四角有二层的阁楼。阁楼间以城墙连接,城墙由青砖砌成,城墙宽1.2米,高5米,城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68米,进深63.5米,整座围屋建筑雄伟,南面大门外墙用红粉石砌成,门额石匾刻有“元勋旧址”四个大字。

文物遗存

综述

元勋旧址建筑平面呈方形,东西宽68米、南北深63.5米,四角有碉楼。碉楼间连有高5米、厚2米的围墙。围内有三条纵巷,六条横巷,共140间房,还有3个水井,后部建有何氏宗祠,东侧有天后宫。

主要建筑

在岭南,人们为纪念何真,乡人集资兴建“东莞伯何公祠”,大堂悬挂“开国元勋”牌匾;康熙年间公祠倾圮。曾孙何云霖大创田宅、祠宇,重建“何公祠”和不断扩建城寨,在寨围的红粉石门楼雕刻“元勋旧址”。

笋岗村元勋旧址,是典型的广府围村建筑,村内有大小140多间民居建筑,具岭南特色,是深圳地区原住民的建筑形式之一。

位于元勋旧址围屋中心巷后面有一个土地庙,逢初一和十五开放,香火仍然旺盛,村民经常在这里焚香祈祷。

文物价值

元勋旧址在广府围中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广府人当时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水平。同时,元勋旧址历经明、清及至民国等几个时期,经历了多次的维修与改建,留下了诸多的历史痕迹,这些痕迹对于研究各历史阶段的建筑科技水平发展都具有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

何真(1322~1388年),广东东莞员头山村人。元时,因与王成争雄逃难深圳笋岗,并在此发迹。元末明初,何真举岭南义旗归明,功封东莞伯。何真带其母亲及二子、五子定居于此,开基辟地,名为笋岗村,意指子孙后代会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越发越多。

何真的宗族曾受蓝玉案株连被灭族,但八子中的何崇祖侥幸逃生,隐姓埋名于乡间。

何真以笋岗为据点,联结泥岗、上梅林黄氏、皇岗村的庄氏、下沙村的黄氏等当时的宗族大姓,逐渐控制了岭南地区,曾任元行省左丞相(二品)。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何真归附明朝,受封东莞伯,曾历任江西、山东、四川、山西、浙江、湖广等六省布政使,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

保护措施

1988年,元勋旧址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元勋旧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罗湖区划拨60万元资金,开展了“空楼行动”,迁出元勋旧址内的住户共700多人。

2007年1月,深圳市发改局正式批复了元勋旧址立项,市政府全额投资两千多万元,2007年2月,《元勋旧址保护修缮方案》还获得了省文物局的批复。

2007年,罗湖区“十五”期间共投入281万元用于元勋旧址环境整治及整体保护。

参观信息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赤湾六路6号天后宫(田心庆云花园东南附近)。

全天:周一至周日,门票免费。

地铁:乘坐深圳地铁7号线至笋岗站(C2出口)。

公交:乘坐深圳公交18路、225路、381路、m132路、m482路至笋岗村牌坊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