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2 18:11
元宝石,因其形状神似元宝而得名,又称'砑光石'、“踹布石”、'扇布石'、'踩布石'、'飞雁石'等,是古代染布作坊用于碾整染布成品的特有工具,由上爿和下爿两部分组成,各地大小不一,但形状相近,小者五、六百斤,重者千余斤。
元宝石由两部分组成,上爿为一元宝形石片,一般厚约30公分,高约70公分 长约100公分。下爿为一长方形垫石,中心纵向呈浅凹状,与上爿元宝形石底部横向的圆弧相吻。碾布作业的情景是“下置磨光石板为承,取五色布卷木轴上,上压大石如凹字形者,重可千斤,一人足踏其两端,往来施转运之,则布质紧薄而有光”(1)。
使用元宝石较早的文字记载见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乃服》:“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质腻者(每块佳者值十余金),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芜湖巨店首尚佳石 ”(2)。宋应星在这里不仅记录了当时松江织造业和芜湖浆染业的发达繁荣,也记下了元宝石的一些情况,很是珍贵。第一,用元宝石碾布可使染过的织物“缕紧不松泛”。第二,“取江北性冷质腻者”做“碾石”是有道理的,即使碾压作业时间长了,“石不发烧”,不会由于磨擦产生静电发热而损坏织物。第三,“芜湖巨店首尚佳石 ”,是指规模大的印染店,都非常喜欢材质好的元宝石,不惜重金购之,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实力和招揽生意。
明代芜湖开设的染局很多,汪道昆《太函集》记载,万历年间,有个徽商名叫阮弼,在芜湖立局治染,专门染布贩卖。“时购者争求得采,利归染人。长公复笑曰:非独染人能白(漂白)可采(染色)也。乃自芜湖立局,召染人曹治之,无庸灌输,费省而利兹倍。五方购者益集,其所转运遍于吴、越、荆、梁、燕、鲁、齐、豫之间,则又分局而贾要津”(3)。阮弼在芜湖设总局,在各要津设立分局,染布行销八省,生产经营规模之大可想而知。松江的染业也极盛,“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洙泾乐业,而染家、踹房、商贾悉从之”(4)。苏州也多有染坊,万历年时,曹时聘的奏疏中说:“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5)。踹布工是靠出卖劳力度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康熙九年(1693年)一月,苏州“年荒米贵”,而踹匠踹染一匹布的工钱是一分一厘,难以糊口以至罢工反抗(6)。
记载踹布工劳作场面图案资料的有《棉花图》。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直隶总督方观承将棉花种植、纺织及练染的全过程工笔绘画十六幅,每幅图后面配以文字说明,装裱成《棉花图册》,在册首恭录清圣祖康熙的《木棉赋并序》,呈送乾隆皇御。同月,乾隆应方观承的请求,为《棉花图册》的每幅图分别题写了七言诗一首,共计16首,同时准予将方观承所作诗句附在每幅图的末尾。方观承将经过乾隆御题的《棉花图册》正式定名为《御题棉花图》,并精心临摹副本,镌刻于珍贵的端石之上。第一十六幅为“练染图”,图1中就有踹布工劳作场面的描绘,康熙还提诗于后:“”。
在民间的纸马中也有踹布劳作的场面出现,如纸马《染布缸神》。纸马画面上刻有“梅、葛”二字,与民间传说中染业奉梅、葛仙翁为染布缸神相暗合。画面中有四个染匠形象,一个在缸中染布,一个在摊晾浸染好的色布,一个手拿竹竿在晾布,还有一个双手扶支架在踹布。据说九月九日还是旧时染坊祭祀染布缸神的日子,笔者翻找了好多的资料,但未见有文献记载。
另外,在一些风景名胜区中,也有一些自然形状神似元宝的石头,被一些文人墨客或者旅游者称为元宝石。例如,北京西山上就有一处石头拥有此名。相传曹雪芹受此石启发,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形体倒也是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好处,”由此给书中主人公起名“贾(假)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