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5:21
元宵节(河上龙灯胜会),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板龙的传说一:河上龙灯胜会和李世民“泾河老龙”祈雨有关
河上龙灯胜会起源于南宋。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向一条“泾河老龙”祈雨,老龙悲悯人间,降了水,却触犯了天条。老龙做了好事却没好报,被天庭斩成数段。百姓感激缅怀老龙,家家户户用板凳扎灯,祭起板凳龙。这一习俗延续至南宋,随着迁都,板凳龙舞到了河上。
关于板龙的传说二:河上镇舞龙习俗与纪念广福寺有关
广福寺是河上镇里谢村(现名里都村)的一座寺庙,为了救济当地百姓,广福寺和尚将豆腐、果蔬运至永兴河边上开店贸易,施舍众生。当地百姓为了感恩,将广福寺保存至今,而里都村舞龙的历史一直流传着。
河上龙灯胜会的仪式程序主要包括开光大典、出灯、闹元宵、化灯四个过程,村民们用一系列的庆祝形式,以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
河上龙灯胜会以板龙表演为主,融合马灯、高照等民间艺术元素,持续时间长达五天,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的地方性特征,比如说每一板凳称为一桥龙段,表示男丁一人,即民间的“一桥一丁”,象征人丁兴旺。
历史上,河上镇各村落板龙舞各具特色,如溪头村(老龙)、朱家村(二龙)、伟民村(三龙)、里都村(青龙)、凤坞村(黄须龙)、下门村(红须龙)、江家桥自然村(带子龙)等,都曾独立制作板龙,参与灯会演出。而河上龙灯胜会是河上镇各村落春节舞龙民俗的集中代表。
河上龙灯胜会还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史价值,是研究江南地区民间艺术与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材料。河上龙灯胜会集萧山地区的板龙制作技艺、竹马制作技艺、高照表演技艺、春节闹元宵习俗、春节祈福传统、舞龙与龙崇拜、地方人物纪念为一体,集中展示江南地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想象与表达。溪头村老龙造型独特,龙面如佛,雍容华贵,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集中展现了萧山民间手工艺的精华。
河上板龙舞、马灯舞处于濒危的边缘,马灯舞只有魏塔、下门、板桥自然村仍在传承。众多灯艺制作技艺面临失传,板龙舞则主要分布在河上镇的溪头村、朱家村、伟民村和长春社区,并以溪头村为主。除了溪头村以外,河上镇其他村落龙灯胜会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
傅叶茂,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序号:05-3010,申报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为了保留河上龙灯会,萧山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保护和传承。河上镇还制订了传承人保护计划,并在河上镇中心学校建立传承基地,让民俗文化进校园代代传承。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龙灯胜会协会获得元宵节(河上龙灯胜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龙灯胜会协会评估合格。
重要活动
2018年正月初五举行开光仪式,板龙出灯走街串巷巡游。龙头高达2米左右,比原来高了5厘米。河上龙灯胜会将持续到正月十七,正月初五为“起灯日”,即龙灯起引之日。正月十五元宵节还将进行巡游活动,直到正月十七“罢灯日”化灯,龙灯活动结束。
2019年,大年初五当天,(国遗)河上龙灯胜会如约而至。吸引了众多村民、游客慕名前来观看、祈福。细雨中,板龙走街串巷,祈祷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