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6 19:05
1983年10月23日《河北日报》载: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三汲公社中山国古墓中发掘出一块铜版地图,即《兆域图》。《兆域图》地图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1厘米。该地图图文用金银镶嵌,铜版背面中部有一对铺首,正面为中山王、后陵园的平面设计图。陵园包括三座大墓、两座中墓的名称、大小以及四座宫室、内宫垣、中官垣的尺寸、距离。铜版上还记述了中山王颁布修建陵园的诏令。这段东周文字
换成今天的白话,意思是:“中山王命令相邦(贝用)进行王、后陵园规划设计,并由有关官员测绘成图,营建时要依图样长宽大小施工,有违背者处死不赦,凡不执行命令者,治罪要株及子孙,设计图版一式两份,一份随陵入葬,另一份府库存档。”图版上有逃乏(兆法)字样,考古学家根据《周礼·春官》中所说“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兆域”一词典籍中意指“陵墓区”,故把这块铜板称为“兆域图”。
它是迄今为止世界现存最早的建筑设计平面图。《兆域图》此图在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建筑学等方面都很有研究价值,在地图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它比外国最早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地图还要早600年。
中华民族建筑的独特风格、传统框架体系以及它的杰出成就曾对世界建筑产生巨大的影响。早在史前时期,原始人便创造了土木混合结构的建筑艺术,奠定了中国古典建筑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础。夏、商、周时期,随着奴隶制时代城市的兴起,在偃师二里头、尸乡沟、安阳小屯、黄陂盘龙城、岐山凤雏、扶风召陈等地分别发现规模宏大的建筑遗址,包括夯土高台、殿堂、廊庑、城垣等建筑遗迹和大批建筑材料。东周时期列国都城纷起,从一些战国铜器花纹上看到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出现了台榭式的高台建筑,以上考古发现充分地显示出当时的营建水平,兆域图的发现为我国建筑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科学工作者还通过对兆域图上平面的实测与文字记录的尺寸的换算,发现这份设计图采用了1:500的比例尺缩制而成。以往文献记载,使用比例尺绘制地图,以西晋裴秀为最早,中山国兆域图把缩尺制图的历史提早了6个世纪,这在我国古代科技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5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辉县固围村发现的战国魏王陵墓群,其平面布局、陵上封土结构与平山陵墓基本相似,因此,学者们认为制作兆域图是当时列国通行的制度,是一种已经程式化、制度化的规划设计图,因而具有时代典型的意义。
兆域图上的主体建筑是五座堂,王堂居中,左右为哀后堂、王后堂,各方二百尺,为第一等级建筑;两侧分别为夫人堂,口堂,各方百五十尺,为次一等级建筑,这些建筑应分别为五座大、中型墓地面上的享堂建筑,它们分布在一个呈凸字形的大夯土台上,夯土台外有内官垣、中官垣两道宫墙。北部内中官墙之间还有𤵪宗宫、正奎宫、执旦宫、大将宫等四座宫室方各百尺为第三等级建筑、规模最小,称宫不称堂,可能不属陵墓。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山王、后陵园。
在已知是中山王的陵墓(一号墓)东侧仅发现一座未发掘的带封土台的二号墓,应是兆域图上所绘的哀后堂。中山王、后陵园现存的遗迹说明这个陵园当时尚未最后建成,就已经部分使用了,大概后来中山国灭亡,王后、夫人等未能入葬陵园,故缺其享堂建筑。
一号墓封土平面呈方形,由下至上构成三级台阶,现高约15米,底边长92×110米,封土用夯土筑成。第一台阶内侧有散水,第二台阶上有回廊建筑遗迹,残存有壁柱石、檐柱石等暗础,地面散布有倒塌下来的瓦、瓦当、瓦脊等材料。古建筑学家根据已发掘的一号墓及其东侧二号墓的陵上封土、回廊遗迹,参照兆域图的平面布局,复原出一座东西长392米,南北宽168米、由两道宫墙围绕的封闭式陵园,陵园中心是一组建在两层高大夯土基座上金字塔式的享堂,在第一层台阶内侧有砾石铺砌的散水,在第二层台阶上有回廊建筑,规模十分壮观。考古工作者还在一、二号墓以东约1.5公里处发现一块大石碑,碑文记载了陵园禁区内池囿、园林等内容,可能是守陵官员树立的界碑。因此,以一号墓为中心,向东西各伸延1.5公里,可能就是兆域图也无法标出的外宫垣的范围。这种推测可信的话,中山王、后陵园的规模就相当可观了。
中山王陵及兆域图中享堂等级观念的完善化,更为我们探讨后来帝王陵墓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不过,如果我们越过陵墓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考察中山王陵兆域图,其意义又不相同。成书大约在春秋晚期的《考工记》是今天传世先秦文献中记述西周初期城邑建设规划制度的历史文献,但它不是有关建设的设计蓝图,复原先秦建筑遗迹时仍感到困难。兆域图提供的陵墓建筑设计蓝图十分具体,从总体规划到单体建筑都可以与宫廷建筑相印证,对我们研究先秦宫廷建筑形制无疑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