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

更新时间:2024-09-04 23:14

王洲明先生的《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一书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简介

《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一书是中国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王先生的著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值得充分肯定。

作者简介

中国诗经学会理事王洲明

1944年10月生,198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屈原学会理事,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主要论著:《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贾谊集校注>(二人)、《齐文学艺术史》(二人)、<中国文豪传>(主编)等。

书评选萃

跨越文学的文化沉思

书评人:郑训佐

《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一书由<诗经>专论和先秦两汉文化专题两部分组成。它以对大的文化背景的切入为逻辑起点,以对文学本体的观照为逻辑终点。无疑,著者之所以竭立使文化与文学结缘,并非出于纯主观的设想,而是在对客观研究对象进行符合历史情境的考察以后,所做出的十分理性的选择。因为先秦两汉文学相对于后世文学,体现的最大特点,大概莫过于因价值体系的交叉而形成的模糊性,因多种文化元素的汇集而体现的宏大感,面对这样复杂的对象,纯文学的体认自然会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甚至无能为力,而只有借重文化学的方法,方能覆盖全局,游刃有余。王著正是基于这种学术的思虑,开始了它的文化与文学关系的追溯。

但具体的探求毕竟比框架的设置艰难得多。即如《诗经》,它几乎包含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哲学思考与情绪流露、伦理说教与审美体验、官方意志与山林漫思、纯文学因素与非文学因子,是那样复杂地搅拌在一起,这样,当人们试图捕捉那被淹没在万象森罗中的目标时,不免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感。王著显然在这方面费了一番匠心。它首先把中国人早期的认识论视为第一研究对象。因为所谓认识论就是对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对周人而言,它的认识论,既对商人有所继承,也有所突破,如既敬重天又执著人事的观念,就体现了这种倾向。而要把握周人独特的文化性格,并进而认清它在《诗经》中的效应,分析变异显然要比探讨承续更为重要。大概正是源于这种动机,紧接着的一系列专题都是围绕周人的现实规范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进行的,如“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周代宗法制度与《诗经》”、“周代敬德思想与《诗经》”、“周代士人忧患意识与《诗经》”。在研究的过程中,著者的步履中时常传达出坚实而深厚的足音,从而体现了文化综合研究的混涵的优势,如与西方的比较,与此前此后文化思潮的呼应,共同组成了一个时空纵横交错的学术网络。这个坐标系的建立,颇利于历史的定位和现实的考察,更能体现学风的深邃与宏放。

如果说以上所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一书由方法的择取所带来的新意,那么,不拘成说、超越藩篱则体现了著者抒发新见的欲求。如对礼与德的关系,著者在基本肯定郭沫若先生和杨向奎先生对周初“敬德”思想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比礼后起,但它对礼的影响很大。当礼中充实了德的内容,那么,这时的礼,既不是物品交换的方式,也不仅止是礼节仪式,而是带有实质内容的对社会的某种规定。”这种平实的学术对话,与单纯的标新立异大异其趣。至于书中有关齐文化与汉大赋影响的论述,尤多创见,把本来受到学术界冷落的领域,从尘封的状态中清理出来,重新进行价值评估,即完成了历史真貌的还原,同时也会由这种还原造成新的学术冲击。

有人说读佳作应如对故人,如晤新雨。“如对故人”云云,是指所述所论能基本符合一般的思维逻辑,并通过这种契合获得被认同的亲切感;“如晤新雨”之说,则是指对习见的超轶,从而获得新的启示。无疑《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一书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