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13:55
光叶海桐(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是海桐科、海桐属植物。常绿灌木,高2-3米;嫩枝无毛,老枝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薄革质,二年生,窄矩圆形,或为倒披针形,长5-10厘米,有时更长,宽2-3.5厘米。花序伞形,1-4枝簇生于枝顶叶腋、多花;苞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梗长4-12毫米,有微毛或秃净。蒴果椭圆形,长2-2.5厘米,有时为长筒形,长达3.2厘米,3片裂开,果片薄,革质,每片有种子约6个,均匀分布于纵长的胎座上;种子大,近圆形,长5-6毫米,红色,种柄长3毫米;果梗短而粗壮,有宿存花柱。
常绿灌木,高2-3米。嫩枝无毛,老枝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薄革质,二年生,窄矩圆形,或为倒披针形,长5-10厘米,有时更长,宽2-3.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发亮,下面淡绿色,无毛,侧脉5-8对,与网脉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隐约可见,干后稍突起,网眼宽1-2毫米,边缘平展,有时稍皱折,叶柄长6-14毫米。
花序伞形,1-4枝簇生于枝顶叶腋、多花;苞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梗长4-12毫米,有微毛或秃净;萼片卵形,长约2毫米,通常有睫毛;花瓣分离,倒披针形,长8-10毫米;雄蕊长6-7毫米,有时仅4毫米;子房长卵形,绝对无毛,花柱长3毫米,柱头略增大,侧膜胎座3个,每个胎座约有胚珠6个。蒴果椭圆形,长2-2.5厘米,有时为长筒形,长达3.2厘米,3片裂开,果片薄,革质,每片有种子约6个,均匀分布于纵长的胎座上。种子大,近圆形,长5-6毫米,红色,种柄长3毫米;果梗短而粗壮,有宿存花柱。
除萼片有睫毛及花梗有微毛之外,全体秃净,叶矩圆形或倒披针形,蒴果椭圆形,果壳薄、种子较大。其中有些大叶和长果的类型和缝线海桐(Pittosporum perryanum Gowda)非常相似,只是缺乏突起的缝线。
分布于中国、印度(阿萨姆邦)、柬埔寨、、缅甸、越南;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广西、贵州、湖南。生于海拔100-700m的山谷、山坡、林下。
果实采回后摊晒,待其开裂时取出种子,拌草木灰搓洗除去假种皮及油脂黏液,洗净种子,晾干即可播种或沙藏。种子千粒重24-30%。可用种子繁殖,还可用扦插繁殖。
狭叶海桐(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 var. neriifolium Rehd. et Wils.):常绿灌木,高1.5米,嫩枝无毛,叶带状或狭窄披针形,长6-18厘米,或更长,宽1-2厘米,无毛,叶柄长5-12毫米。伞形花序顶生,有花多朵,花梗长约1厘米,有微毛,萼片长2毫米,有睫毛;花瓣长8-12毫米;雄蕊比花瓣短;子房无毛。蒴果长2-2.5厘米,子房柄不明显,3片裂开,种子红色,长6毫米。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湖北等省区。根有消炎镇痛功效,贵州用全株入药,清热除湿。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胃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
叶: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外伤出血。
种子:治咽痛,肠炎,白带,滑精。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