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6 16:36
光照派是阴谋论中常见组织。
共济会与光照派操纵着当今欧美等国的金融、政治、军事与娱乐界等领域,然后建立一个世界统一政府,以达到完全统治世界的目的(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
由于大部分人们对该组织了解甚少,因此没有更详细的介绍,一般人都是从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小说《天使与魔鬼》这部作品中了解到的,由于作者特别指明小说中关于光照派内容的真实性,因此许多人都相信。
其组织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的一些诺斯替教派(包括发源自泰锡封的摩尼教Manichaeism的影响),如:14世纪产生于拜占庭帝国的“赫西卡派”(Hêsukhia);15世纪起源于西班牙加尔默罗会和方济各会修士中的“阿隆白郎陶斯派”(Alumbrodos),这些教派受到异端裁判所的追查,很多人被烧死。
在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中,许多当时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与艺术家等都是光照派的成员(如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莱、尼古拉·哥白尼、焦尔达诺·布鲁诺、艺术大师济安·劳伦佐·贝尼尼等)。
随着光照派的实力日渐壮大,罗马教廷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他们不会容忍这样一个旨在宣扬科学、反对教会的组织继续存在。因此,罗马教廷开展了一场“肃清运动”,用残忍的杀戮和威慑手段迫使光照派从此销声匿迹。
巴伐利亚王国因戈尔施塔特大学(University of Ingolstadt)的实践哲学教授亚当·维索兹(Adam Weishaupt)宣传启蒙主义的人类伦理的完成可能说(Perfektibilismus),于1776年5月1日创建“完全可能性主义者之会”,同年改称巴伐利亚光明会。
1780年,荷兰贵族、共济会员阿道夫·科尼格(Adolph Freiherr Knigge)的加入给社团带来新变化。
光明兄弟会此时仿照共济会组织结构进行改组,核心领导机构称作阿瑞斯圣山(Areopag),由怀斯豪普特和科尼格等社团领袖组成。此后,越来越多的共济会员开始加入光明兄弟会,包括很多贵族,如黑森亲王(Karl von Hessen-Kassel),普鲁士将军(Ferdinand von Braunschweig-Lüneburg),萨克森-魏玛伯爵(Karl August von Sachsen-Weimar-Eisenach)。
而科尼格看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得到什么回报,他开始抱怨,并威胁将兄弟会秘密宣扬出去。这加重了怀斯豪普特的忧虑,因为像魏玛伯爵和歌德的加入似乎有探查的目的。
当时光明兄弟会的成员总共有二千人左右,其中1/3是共济会员,主要分布在巴伐利亚和图灵根的魏玛等地。会员成分有贵族、手工业者和商人,其中3/4是政府官员,达到了巴伐利亚政府官员总数的1/10,这与社团消灭集权政府的渗透计划有关。
1784年光明兄弟会在魏玛召开会议,决定组建新的阿瑞斯圣山,将科尼格驱逐出会。
然而同一年,光明兄弟会面临了更大的危机。7月22日,巴伐利亚侯爵Karl Theodor颁布社团禁令,禁止一切秘密社团。1785年3月2日的新版法令中则指名光明兄弟会和共济会有叛国和异教罪行,令行禁止。斯代尔贝格伯爵(Graf Stolberg-Roßla)因此被吊销了贵族头衔。
1787年8月16日又颁发了更为严厉的法令,任何加入共济会和光明兄弟会者都将被处以死刑。禁令似乎起到了作用,此后光明会便消失了,怀斯豪普特则逃到图灵根州(Thüringen)躲藏起来。禁令也在德国引起了恐慌,人们开始对秘密社团非常敏感,特别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各地政府风声鹤唳。罗马教廷于1817年同普鲁士、1821年同巴伐利亚先后签订协议,共同加以镇压。
这样,短命的光明兄弟会反而成为欧洲秘密社团中最著名的,成为阴谋团体的代表。
从当前材料看,光明兄弟会与共济会是相互独立的组织,虽然成员有交叉,一些思想和价值取向一致,但两者并非属于同一体系。共济会更类似一种宗教组织,偏重于教义和秘仪。而光明会则是政治组织,有独立的政治理想和行动纲领。光明会在后期对德国共济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两者并未合并。
光明兄弟会成为西方秘密会社中最为著名也是最为臭名昭著的。如美国70年代的惊悚小说《光明会三部曲》(The Illuminatus! Trilogy)认为怀斯豪普特在光明会被解散后来到美国,秘密谋杀了华盛顿并取而代之。
这部小说影响了许多人,最近的如美国著名小说家丹·布朗(Dan Brown)的《天使与魔鬼》(Angels and Demons),德文版即为《光明会》(Illuminati),描述了光明会与梵蒂冈教廷的殊死斗争。
在阴谋论中,光照派被认为是共济会幕后的主导,是33度共济会大师的圈子。
--Stauffer 1918, pp. 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