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新时间:2022-08-04 14:56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国家教委光电技术及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于1992年12月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依托于重庆大学。该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努力在光电技术及系统学科的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促进中国光电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同时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实验室以光电技术及系统为研究发展目标,主要从事光电信息的获取、转换、传输、处理、执行、控制等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结构系统与光纤传感技术,光电集成传感技术与微系统,文字图象识别技术及系统,智能化光电仪器与设备。

师资力量

截至2007年底,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24名,其中教授12名(6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9名,45岁以下正副教授13名(博士学位8名),客作研究人员30余名。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金国藩教授为主任的12名专家、教授组成。

实验室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珩母国光周炳琨教授为学术顾问。

实验室主任由重庆市光学学会理事长、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潘英俊教授担任。

硬件基础

实验室拥有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光学工程三个博士点;拥有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光学工程和模式识别四个硕士点;光电技术及系统学科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实验室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了恒温及净化实验室,有实验用房2545平方米,拥有激光拉曼光谱仪、激光测量系统、可调谐激光器三坐标测量机、圆度仪、精密光学平台、图象处理系统、光谱分析仪光时域反射计光纤熔接机、振动测试设备、逻辑分析仪等一批先进的光电仪器设备及若干台高中档工作站、百余台微型计算机和一系列常规仪器。

学术成就

直至2007年底实验室及其前身共承担科研项目21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项目30项,国家“863”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项、青年基金5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面上基金47项,部委省市项目近70项,地区横向协作项目40余项;科技鉴定成果43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2部。

主要研究成果:

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原理及技术、智能结构系统、微型多道成像光谱分析系统集成化技术的研究;

研制的AV-100表格自动阅读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全国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等方面大规模应用;

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工业CT机及改进型产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内航天、航空、军工、澳星发射、钢铁冶金、石油地质等部门作无损检测服务,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连续承担的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攻关项目“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和“专用集成光电传感器”等取得突出成绩,已研制出25种系列产品;

研制成功多种传感器和测量检测仪器及系统,如“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波分复用器”、“硅微加速度传感器”、“集成真空微电子触角传感器阵列”、“系列光电轴角编码器”、“光纤流量计”、“桥梁健康自动监测系统”、“机械零件几何尺寸自动测量分选机”、“凸轮轴自动检测仪”、“微粒测试仪”、“角膜接触镜检测仪”、“生坯密度自动测定仪”、“分布式光纤火灾监测报警系统”、“枪支号码光电自动识别和枪械管理系统”等等。

对外交流

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与国内许多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紧密联系,合作承担研究课题,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对外开放研究课题40多项;在国际交流方面,发展了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独联体等国学术界的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0余项,应邀来实验室讲学、访问的国外学者近70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