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

更新时间:2022-06-24 07:05

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经光敏试验,病人对长波紫外线和可见光均敏感,但季节的影响并不明显,有的发病在冬季,可能不单纯是日光照射的作用。

病症介绍

诊断要点:

1、皮疹初为鲜红色红斑,境界明了或不清楚,浮肿,其上有粟粒大到米粒大或稍大的丘疹或渐融合成斑块。表面附着糠状鳞屑,皮肤日渐肥厚,皮沟深陷,皮嵴隆起,皮纹显著,呈暗红色或色素沉着。

2.好发于面部。皮疹有时波及到非暴露部位及头皮。严重时皮肤潮红脱屑,呈红皮病样表现。慢性经过。

3.自觉灼热、瘙痒。有时局部淋巴结可肿胀。

4.有报告在个别患者发病多年之后,转变成恶性淋巴瘤

5.组织病理以真皮内非典型性组织细胞浸润为特征。

治疗要点:

1、避免日光、日光灯或荧光灯直接照射。

2.口服对氨基苯甲酸、酞胺呱啶酮(反应停)、菸酰胺等,严重者可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症状表现

主要在面、颈、手背等光暴露部位,亦发生于耳后乳突附近的颈侧、前臂伸侧、头顶脱发区、耳廓、下唇,甚至波及非暴露部位的广大皮面。皮损为弥漫性暗红色斑、苔藓样斑片,浸润肥厚,表面附少量鳞屑,间有粟粒大至绿豆大暗红色丘疹,为尖顶形和角化性扁平丘疹。泛发性皮损可形成红皮病样表现。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灼热感、轻痒。局部淋巴结可肿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内脏损害。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易见,发病与职业无关。本病反复恶化、持久不愈,可演变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也有报告本病并发网状细胞肉瘤或Hodgkin病。

检查诊断

1、诊断标准:

①曝光区皮肤持久性浸润性丘疹或斑块,可扩展到非曝光区,或呈全身浸润性红皮病。

②光试验显示不仅对UVB敏感,也常对UVA和可见光敏感。

③病理变化示真皮浸润细胞中有非典型的淋巴样细胞

本病的诊断根据与慢性光化性皮炎相同,但更应明确地具备上述3点。

中老年男性,在曝光区呈慢性炎症性损害,首先考虑为慢性光化性皮炎。如若以上3点中有1~2点不符合,亦只能称之为慢性光化性皮炎。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变化,结合光试验,易与接触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外源性光感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光化性扁平苔藓和陪拉格等作鉴别。本病与蕈样肉芽肿和Sezary综合征有时也难区分,但本病为良性和可逆性经过,在浸润细胞中的核分裂及不典型细胞比后二者少,亦需结合临床并多次活检。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沉、血小板计数、电解质、肝肾功能、骨髓象等均正常,偶见末梢血嗜酸细性粒细胞增高。尿卟啉和粪卟啉均无异常。免疫球蛋白、补体正常。本病红皮病患者血循环中辅助/抑制T细胞的比例异常减低。

光感试验示患者对UVA和UVB高度敏感,且UVB和UVA照射后可不出现应有的色素增深反应。光斑贴试验阴性。

治疗

酌情外涂遮光剂。内服药可选用对氨苯甲酸、沙度利胺、烟酰胺、硫唑嘌呤或环孢素A,对严重发作的病例也可口服泼尼松40~60 mg/d,经1~2周控制满意。β胡萝卜素无效。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有一定效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