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6 12:59
1925年11月27日,克劳德·朗兹曼出生于巴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少年时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家躲藏于屋后花园地洞才幸免于难。17岁时,朗兹曼还在中学读书,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法国地下抵抗游击队的少年组织者,活跃在法国中部城市克莱蒙费朗一带。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克劳德·朗兹曼朗兹曼回到巴黎,进入索邦大学专攻哲学,毕业论文写的是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之后又赴德国蒂宾根大学继续研读哲学。1947年,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发表《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思考》一文,震动整个欧洲,正在柏林自由大学任教的朗兹曼深受其影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犹太人身份。
20世纪50年代初,克劳德·朗兹曼回到法国从事记者工作,为《世界报》等媒体撰写大量文章,吸引到了让-保罗·萨特的注意。1952年,他与让-保罗·萨特、西蒙娜·德·波伏娃相识,加入了他们创办的《现代》杂志编辑部。这一时期,他也积极投身政治运动,去过朝鲜前线报道,参与过法国知识界反对阿尔及利亚战争的行动,关注过巴以之间的争端。渐渐地,克劳德·朗兹曼发现客观中立的报道性文字,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电影这一媒介,更具力量与深度。于是,他走上了纪录片拍摄之路。
1970年,在由米歇尔·德勒赫执导的剧情片《伊莱丝,还是现实的生活》中担任编剧。1972年,拍摄完成纪录片处女作《为什么是以色列》。1985年4月,拍摄的纪录片《浩劫》在法国上映。1986年2月,凭借拍摄的纪录片《浩劫》获得第11届法国电影凯撒奖荣誉凯撒奖;同年,拍摄的纪录片《浩劫》获得第3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卡里加里电影奖。
1986年4月,克劳德·朗兹曼在西蒙娜·德·波伏娃去世后接任《现代》杂志的主编。1987年,凭借纪录片《浩劫》获得第40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弗拉哈迪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1988年10月6日,参与出演的纪录片《旅馆终点》在美国上映。1994年11月19日,拍摄的纪录片《擦哈》在法国上映。1995年2月,拍摄的纪录片《擦哈》获得第2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
1997年,拍摄纪录片《活人路过》。2001年5月13日,拍摄的纪录片《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点》在法国上映。2004年,拍摄的《浩劫》在北京国际纪录片展上分两次放映,并在北京高校做专题放映,克劳德·朗兹曼亲临北京和观众见面。2009年,出版个人回忆录《巴塔哥尼亚野兔》。
2013年2月,获得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5月19日,拍摄的纪录片《最后的非正义》在法国上映。2014年2月,拍摄的纪录片《最后的非正义》获得第3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2016年2月,参演的纪录片《克劳迪·兰兹曼:<浩劫>之魂》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奖提名。2017年5月,拍摄的纪录片《燃烧弹》入围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
克劳德·朗兹曼曾与西蒙娜·德·波伏娃相恋七年。他后来娶了法国女演员茱迪特·马格,不过这段婚姻也仅维持八年。随后他又与德国犹太女作家安杰丽卡·施罗伯斯多夫结婚,不过最终还是以分手告终。
1995年,70岁的克劳德·朗兹曼与法国营养学女博士多米尼克·贝蒂多利结婚。
克劳德·朗兹曼的妹妹艾芙琳·雷曾做过作家让-保罗·萨特的女友。
1995年,克劳德·朗兹曼与多米尼克·贝蒂多利生下儿子菲利克斯·朗兹曼。2017年,菲利克斯年仅23岁便因癌症去世,给克劳德·朗兹曼带来沉重打击。
2018年7月5日,克劳德·朗兹曼在巴黎离世,享年92岁;7月12日,克劳德·朗兹曼的葬礼在巴黎荣军院举行,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出席并向他致敬。
(资料参考)
(资料参考)
克劳德·朗兹曼通过对反犹太主义的暴力、非人道及其后果的描绘,创造出一种新的方式,通过电影进行道德上的探究。(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评)
克劳德·朗兹曼承担了作为人的责任;他的《浩劫》是一部反映罕见罪行的罕见作品,是反抗的呐喊,是拒绝遗忘,是一座“眼泪与真相的丰碑”;他是“人类之友”,他已经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中国社会科学报》、法国总理菲利普、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腾讯网综合评)
克劳德·朗兹曼似乎一直处在“身份认同”的困境当中,某种意义上,他是以犹太人的方式在拍摄犹太人的遭遇,不过,在犹太人问题上,他的思考是伴随着切身经验的,和其他思想者、旁观者的路径不太一致。(《南方人物周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