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6 07:55
克洛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 ,1715年-1771年)出身上层社会,他与伏尔泰、狄德罗都是巴黎的大路易学校的毕业生。曾任政府总包税官的职务,后辞职专事著述。1758年发表 《论精神》一书被巴黎法院查禁。他晚年写作的《论人》在去世后才在荷兰的海牙出版。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启蒙思想家,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出生在巴黎一个宫廷医生的家庭。毕业于耶稣会办的专科学校,曾任总包税官。他考察了第三等级的贫困和封建贵族的糜烂生活,因而痛恨封建制度。后来,辞去官职,专心著述,并和思想家D.狄德罗、P.H.D.霍尔巴赫等人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对封建制度及教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克洛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法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生于巴黎一宫廷医生家庭。早年就读于耶稣会学校,但他厌恶神学,通过课外阅读接触到约翰·洛克的哲学及其他进步思想。1738—1751年任包税人,成为每年有30万利佛尔收入的大富翁。在职期间四处巡视使他了解到外省不少真实情况。后辞官专门从事著述,投身到反封建反基督教神学的斗争中。1758年出版《论精神》,攻击以宗教为基础的一切道德,引起教会反对,书被公开焚毁。1765年应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邀请去普鲁士访问,期望通过“开明君主”实现政治改革。晚年写有《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系统论述其功利主义的社会伦理学说。
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由外部经验引起的;经验首先是通过感官产生的感觉,所以感觉是一切知识最根本的源泉。不仅如此,一切精神能力均应归结于感觉能力,这就把唯物主义经验论推到了极端。作为启蒙思想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社会伦理学说方面。认为人是一个能感受外界作用的有机体,趋乐避苦的肉体感受性是人的“利益”所在。人的所有欲望、感情和精神都来自自爱心,即追求利益和快乐享受的本性。自爱心是道德的唯一基础,快乐和痛苦是道德的唯一动力。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认为利益是判断道德的标准,个人利益决定个人道德标准,社会利益决定社会道德标准。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们知识水平的差异是后天形成的。他所说的环境不是自然环境,而是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教育。要消除社会上的邪恶就必须改变不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抨击专制制度,颂扬资本主义制度。主张摧毁一切传统宗教,在道德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真正的宗教,即世界宗教。新宗教则只能建立在从人和事物本性中抽取出来的一些永恒不变的原则上,其中最神圣的原则是允许人们拥有财产、生命和自由。主张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国家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最高执政者仅仅是受托于人民。如果人民的基本人权被剥夺,人民就有权起义。他的思想推动了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并直接影响了19世纪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晚年还写有长诗《幸福》,逝世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