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7 20:48
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颁奖仪式在西安举行,著名报告文学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33位作家的29篇(部)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获奖。 “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是2008年9月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古城西安立项和启动的,由相关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近一年时间从1978年-2008年30年间我国大量报告文学作品中筛选出《哥德巴赫猜想》、《小木屋》、《痴情》、《强国梦》、《秦道》等29篇。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2009年5月19日在西安举行颁奖仪式,共有33位作家的29篇(部)报告文学作品获奖,部分作品是两位作家合著。该奖项被认为展现了中国报告文学的最高水平,此次在西安颁奖,吸引了何建明、周明、理由、傅溪鹏、李炳银、阎刚、何西来、雷抒雁等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到场,而陕西省文学界陈忠实、贾平凹、雷涛、肖云儒等也都到场祝贺。
该奖项是去年9月在西安立项和启动的,主要希望通过对1978年到2008年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阶段性检阅,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进行文学式的回顾。这30年间,有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涌现,专家评委会经过筛选审定和无记名投票,最终选中29篇(部)作品。
获奖作者有像徐迟、黄宗英这样的老作家,也有像理由、陈祖芬等一批在改革开放之初开始参与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有像赵瑜、徐刚等开中国报告文学新风范的作家,有何建明、王宏甲等如今依然活跃在报告文学创作领域的骨干作家。获奖作品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际等,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强国梦》、《落泪是金》等,这些作品将结集成书。
《哥德巴赫猜想》
在这29篇(部)作品中,唯一一位陕西作家的作品名为《秦道》,出自作家杜耀峰之手,讲述了秦直道,这条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的点点滴滴,是对中国交通变迁的记述。杜耀峰说:“报告文学比起纯文学来讲,它的作用更为直接,力量也更强。”陈忠实告诉记者,其实陕西也有报告文学写得非常好的作家,比如冷梦,不过相对来说,写小说和散文则更多。
“报告文学这一名词早该取消了!”近年来,报告文学这一体裁一直处于争议中,而时代的发展也让报告文学的生存受到挑战。“生存还是死亡?”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了报告文学的现状。
遭遇新媒体冲击
十年前,何建明的报告文学《落泪是金》关注了贫困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引起对教育改革的思考,据说他的《落泪是金》推出后,为这个群体获得了2000多万元的资助,这让何建明非常欣慰。“而现在的报告文学创作自身的规律改变了”。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
“上世纪80年代初,报告文学是静态的,而今天,报告文学是发展的,没有结论的事物。比如‘512’这样一个事件,电视台每天24小时直播,报告文学怎么写?事实上,它承载的东西变了。”何建明认为,在这个媒体多元化发展,技术不断翻新的时代,报告文学需要考虑怎么找到一条自己发展的路。这也是面对特殊环境,需要做的转变。
何建明自己的9部报告文学作品,四部改成了电影,五部改成了电视剧,他认为这是报告文学与影视结合的一种方式,可以防止被挤压。“当然,改编成影视作品必然会有一部分的虚构,这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有出入。”
没人愿当“苦行僧”
“早期报告文学作家多有小说创作经验,而现在的报告文学作家,像我,多是做媒体新闻出身,所以队伍人才缺乏。不像写小说、写散文的作家人数多。”而人手少的原因,做新闻出身的何建明也很清楚,“大量的采访本身就很艰苦,尤其是批判性报告文学,探究真实性问题,有时要引起许多麻烦,让很多人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总之,“苦行僧”不是好当的。
批判性报告文学不好写
用何建明的话说,《落泪是金》让他成名、得利,因为这是带有批判性的作品,但后来他写了许多歌颂性的报告文学,被记住的却不多。“批判性的作品容易成功,容易写得精彩,也容易满足读者。但歌颂性的报告文学怎么样写得精彩、有意思,是作家不容易做到的。” 而事实上,批判性的报告文学不好写,何建明说:“很容易批判力度不够,深刻度不够,厚重感不强,或者出现因为麻烦,作者本身也退缩了等问题。”这也是报告文学目前最严峻的现状。赵瑜曾说:“报告文学的热潮过去了,但是不必担忧生存问题。”也许,只有在面对生存与否的问题时,报告文学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报告文学30年流变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记录社会发展最为直接的文体,这3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和每个阶段的社会热点,都会在报告文学中得到迅速的文学化表现,报告文学留下了不同的历史烙印。
1970年代:反思
1978年1月,发表在《人民文学》第1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繁荣的报春花。它记录了数学家陈景润的传奇经历,多方面展示了他的个人遭遇,揭示了知识分子的不幸与民族命运的关系。在新时期文学中它率先展现了“文革”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时代烙印和心灵伤痕,呼唤对人的价值、科学、知识的尊重。总体上说,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都带有强烈的反思意味。
1980年代:批判
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后期,兴起了一股强劲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热,涌现出风云一时的作品。如早年以《小灵通漫游未来记》闻名的作家叶永烈,将创作的激情转向了政治类纪实文学,《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等几乎打造出品牌式的叶永烈方阵;著名作家刘心武1980年代在公众中引起轰动的是报告文学《519长镜头》和《公共汽车咏叹调》。
1990年代:平民
1990年代中后期兴起了一股强劲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热。不少作品张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平民色彩,注重情感抒写,因而充满激情和感染力。
新世纪:边缘化
到新世纪,不管什么文体,当前都相对边缘化,报告文学也难以逃避同样的命运。
首先是娱乐的多元化,快餐娱乐对于纸质阅读是一个冲击。
其次是社会矛盾的演变,今天的矛盾及关注点改变了,每个人所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报告文学原来多是关注国家重大事件、重大题材的话语,但打破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之后,人们对个人层面的关注上升了。在这个时代,作家适应时代的变化有着相当大的困难。 前一阵子媒体揭露,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刊登报告文学作品的杂志《报告文学》征收版面费,这一事件引起的讨论更是加剧了人们对报告文学的忧患意识。
在著名作家袁鹰眼里,“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魂”、“真”、“文”。袁鹰2002年夏天写信给当时《报告文学》的主编李炳银,信中写道:“这些年来,看多了那些假、大、空,‘注水肉’式的、变相广告式的,或是有偿新闻式的伪‘报告文学’,常常为之沮丧……我一直以为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魂’、‘真’、‘文’3个字。”既然今日一些报告文学的“魂”与“真”俱无,仅存“文过饰非”一端,那应该思考的就是其如何存在的问题。 综合
细节能否虚构
有关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曾在中国文坛引起争议。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傅溪鹏说:“西方认为报告文学必须是完全真实的,而苏联当时推崇‘特写’,即主题人物要求是真实的,大事件是真实的,但部分细节是有虚构的。关于这两种形式,当时在中国文坛引起过极大争议。到现在,文坛大部分人认为报告文学不应该有细节虚构。”
据说,当时还出现过一种“报告小说”,但很快遭到多人的反对,未能流行起来。“报告是真实的,小说是虚构的,真实加上虚构,它还是虚构的,所以‘报告小说’很快就消失了。”傅溪鹏这样说,但同时他也指出:“西方还有句话:没有想象,就很难有文学性。如果报告文学没有一定的细节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后来采取的多是合理想象的方式,但这个想象有一个前提:细节必须真实,举个例子,一个人抽烟,你在写他的时候,提到在某个时刻他站在窗前抽烟,思考问题,这个时刻你或许没见到,但你其实可以这样想象地写。而如果这个人压根不抽烟,你这样写属于虚构。”
说到争议,评论家魏英杰说:“报告文学这一名词早该取消了!”他认为,“报告文学”作为文学体裁具有先天缺陷。说报告文学是新闻,可它却具有文学性。说是文学呢,却又要求作品的人物、事件等要素必须真实,具有新闻的特点。文学可以虚构,新闻却不容想象,一对矛盾集于一身,很容易招致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