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5 09:14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标委”),原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是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共同领导下,从事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
原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2015年取消8个分技术委员会:词汇分技术委员会、非键盘输入分技术委员会、磁盘分技术委员会、柔性磁媒体标体分技术委员会、数据元表示分技术委员会、开放系统互联分技术委员会、微处理机系统分技术委员会、中文平台特别技术分技术委员会。
组织结构
新一届信标委成立后,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信息技术标准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修改和完善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与此同时,依据《章程》适时制定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机构管理规定》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制修订程序》两项规章,为信标委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信标委采取政府引导、需求牵引、市场推动的方式,从强化组织管理入手,结合产业重点、市场热点,信标委已发展成为下设20个分技术委员会和23个直属工作组的国内最大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一,拥有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分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以及云计算标准工作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标准工作组、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标准工作组、电子书标准工作组、游戏游艺机产品标准工作组等一批与市场结合紧密、顺应产业发展的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工作组,在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分技术委员会介绍:
1. SC2 l 字符集与编码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信息交换用字符集和其编码表示及控制功能的标准化。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2
2. SC6 l 数据通信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远程通信、局域网和OSI的1~3层的标准化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6
3. SC7 l 软件工程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软件产品和系统工程方面的过程、支持工具以及支持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7
4. SC17 l 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专业范围为主要负责身份识别和相关文件、卡、安全设备和令牌,以及其在行业间应用和国际交换中使用的相关接口等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17
5. SC22 l 程序设计语言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程序设计语言和系统软件接口的标准化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22
6. SC23 l 光盘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信息处理系统间媒体和信息交换用的盒式光盘的标准化工作。
7. SC24 l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环境数据表示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专业范围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环境数据表示。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24
8. SC25 l 信息技术设备互连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专业范围为信息技术设备互连。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25
9. SC28 l 办公机器、外围设备和耗材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各种与信息技术产品有关的办公机器、各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电源、机房及机房设备、信息设备用消耗材料和字形的标准化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28
10. SC29 l 多媒体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制定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超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的标准化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29
11. SC31 l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条码、射频等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31
12. SC35 l 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包括键盘与输入接口、图形用户交互界面、移动设备用户接口与界面、特殊需求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对象作用和属性、远程交互用户界面等相关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35
13. SC36 l 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标准化及远程教育应用技术的标准化(不包括教学设备和仪器)。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36
14. SC37 l 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生物特征识别通用文档框架、应用编程接口、数据交换格式、生物特征识别轮廓、技术评估、性能测试与报告方法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37
15. SC38 l 云计算和分布式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云计算和分布式平台、服务计算和中间件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38
16. SC39 l 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信息技术相关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39
17. SC40 l 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ISO/IEC JTC1/SC7, ISO/IEC JTC1/SC40
18. SC41 l 物联网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专业范围为物联网体系架构、术语、数据处理、互操作、传感器网络、测试与评估等物联网基础和共性技术。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 ISO/IEC JTC1/SC41
19. SC42 l 人工智能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专业范围为人工智能基础、技术、风险管理、可信赖、治理、产品及应用等人工智能领域。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 ISO/IEC JTC1/SC42
20. SC43 l 脑机接口分技术委员会
负责专业范围:负责专业范围为脑机接口基础和关键技术、系统与设备、产品研发、安全伦理等。
对口/相关联国际组织: ISO/IEC JTC1/SC43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构建一套先进、科学、完整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围绕信息采集、表示、处理、传输 、交换、管理、组织、存储、检索、服务等方面,按照“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推动和应用”五个环节推进标准化工作,构建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制定国家标准、电子行业标准700余项,覆盖中文信息处理、软件、IT服务、通信与网络、IC卡、射频识别(RFID)、设备互连、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生物特征识别、教育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设备能效、数据中心、大数据等领域。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迫切需求,重点推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电子书包、全球对象标识符(OID)、信息无障碍等领域标准化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文编码、设备互连、数据管理、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传感器网络等领域的13项自主创新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
l 中文信息处理
中文信息处理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构建起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国家标准体系,不仅是奠定民族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而且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助于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向世界。
自1979年开始,连续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陆续制定完成了近15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覆盖了汉字,以及藏、蒙、傣、彝、朝鲜、傈僳、苗、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现行文字,为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信息产业做出了贡献。
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收录编码汉字6763个,实现了计算机对汉字的自动识别。1985、1986年相继制定的汉字24点阵、15×16点阵、32点阵字型标准让汉字信息处理进入实用化阶段,使我国计算机产业真正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该项标准化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GB 18030-2005《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收录编码汉字7万余个,为国家大规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标准化基础。
为适应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已有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础上,主导制定ISO/IEC 10646中的中日韩统一汉字编码字符集,并将少数民族文字融入国际标准中,为世界各国人民分享中华各民族多语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贡献。
l 基础软件
自“十五”开始,围绕基础软件标准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试评价平台等开展研究工作。构建基础软件标准体系,制定标准100余项,覆盖操作系统、中间件、办公软件、数据库和嵌入式软件等。
建立基础软件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操作系统、中间件、办公软件、数据库等4类产品6项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效率、易用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共计2235项指标,为基础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立基础软件测试评价平台,开发标准符合性测试工具38套、测试用例8568个,开展基础软件标准符合性测试、集成测试和应用测试,有效地解决了基础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适配性等问题。
l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是重要信息载体,直接关系国家信息安全。为确保电子文件安全交换和长期保存,打破国外对电子文件处理软件的垄断,急需制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统一格式的电子文件标准。从2010年起,在中办、国办、工信部支持下,承担电子文件存储交换格式、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电子文件管理装备等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组织国内主要厂商自主研制了办公软件文档格式标准UOF和版式文档格式标准OFD。
支撑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标准应用实施,组织软件厂商开发符合标准的工具软件。
l 物联网
承担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建设工作。
提出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架构,开展了47项物联网和16项传感网标准研制工作,为物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搭建了物联网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为发改委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和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起成立ISO/IEC JTC1 WG7(传感器网络工作组),提出并立项国际标准1项,2人担任国际标准编辑。
l 射频识别(RFID)
RFID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制定我国的RFID标准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必由之路。
在分析RFID国内外47000条专利的基础上,制定40余项国家标准和16项行业标准,建立了RFID标准体系,涵盖术语、空中接口协议、数据内容、测试方法、产品规范和应用规范等方面。
探索军民结合标准化推进模式,联合国内产学研用等相关单位,紧密结合应用需求,在国家军用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主安全、性能优越的800/900MHz和2.45GHz空中接口协议国家标准,其中申请专利45项,突破了调制解调、编码格式、防冲突、存储区管理、安全机制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国内RFID核心领域的专利布局,建立了RFID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成立了射频识别开放实验室,带动企业技术能力较大提升。
l 云计算
促进云计算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云计算标准研制是推动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构建我国云计算标准体系框架,并围绕云存储和数据管理、弹性计算、平台即服务、数据中心、云服务及云安全等开展10多项国家标准研制。
同步推动云计算国际标准化工作,已向ISO/IEC JTC1 SC38提交20篇国际标准贡献物,担任了联合编辑、联合召集人等职位。
承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工信部联合支持的云计算示范工程“云计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了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云计算标准符合性和兼容性测试工作,为厂商提供云计算测试服务。
l IT服务
IT服务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深入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业态,是信息技术与服务的结合,既具有传统服务的特征,又具有信息技术的独特特征。
围绕信息系统的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服务管控、服务外包、服务安全等领域成体系、成系统地开展标准研制, 提出了一套体系化的IT服务标准库及方法论。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系列标准为修订我国软件产业统计报表制度、IT服务标准(ITSS)符合性评估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在WTO服务贸易多边谈判及中欧服务贸易谈判中得到应用。
通过ITSS验证与应用试点工作,探索出一套集标准的研制、验证、应用和持续改进为一体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IT服务质量模型》获得国际标准立项。
l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
SOA是近年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中的热点之一,是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以及信息系统整合的重要技术手段。
组织建立了我国SOA标准体系,研究制定SOA国家标准23项;评选了我国SOA十大解决方案,促进了政务、金融、电信、航天、制造、医疗卫生、烟草、电子商务领域信息化中异构系统的开放互联。
主导ISO/IEC JTC1的SOA国际标准化,提交新工作项目3项;担任国际标准组织召集人3个、项目编辑和联合编辑3个;由我国发起的首个SOA国际标准ISO/IEC TR 30102 《SOA总体技术原则》已发布,该标准规定了技术服务要素之间的关系,为基于SOA的开发、实施提供了标准支撑。
l IC卡和生物特征识别
IC卡和生物特征识别作为身份识别或支付工具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建立我国IC卡和生物特征识别标准体系,制定磁卡、IC卡、生物特征识别以及识别应用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0余项,建立手机卡、建设事业IC卡、电子护照等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保证了信息交换底层协议的一致性,促进移动支付、RFID、金融IC卡迁移等一卡多用、多功能卡等应用的蓬勃发展。
参与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换发项目,制定二代证芯片模块及读写器标准,承担二代证芯片模块供货鉴定检验及周期检验工作,保证二代证芯片模块的质量。
信标委的工作得到各级主管部门和业界的充分肯定,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GB16959-1997《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GB/T 20542-2006《信息技术 藏文编码字符集 扩充集A》、GB/T 20092.2-2006《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2部分:视频》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另有近30项标准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信标委的工作范围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涉及信息采集、表示、处理、传输、交换、描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及其技术,系统与产品的设计、研制、管理、测试及相关工具的开发等的标准化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构建一套先进、科学、完整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围绕信息采集、表示、处理、传输 、交换、管理、组织、存储、检索、服务等方面,按照“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推动和应用”五个环节推进标准化工作,构建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制定国家标准、电子行业标准800余项,覆盖中文信息处理、软件、IT服务、通信与网络、IC卡、射频识别(RFID)、设备互连、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移动智能终端、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生物特征识别、教育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设备能效、数据中心、大数据等领域。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迫切需求,重点推动电子政务、大数据、智慧城市、电子书包、全球对象标识符(OID)、物联网、信息无障碍等领域标准化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文编码、设备互连、数据管理、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传感器网络等领域的13项自主创新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归口单位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创建于1963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研究机构。标准院以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为核心,通过开展标准科研、检测、计量、认证、信息服务等业务,面向政府提供政策研究、行业管理和战略决策的专业支撑,面向社会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建有政府授权和权威机构认可的实验室、认证机构及工作站,承担54个IEC、ISO/IEC/JTC 1的TC/SC国内技术归口和14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与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外著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标准的应用推广、产业推动和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