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4 22:37
全民创业是指以全国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个人和企业为主体,以人力资本、社会资金、政策支持等为实现条件,以增加就业、加速经济发展为目的,实现全社会创办新企业、二次创业的个体和群体创业行为。
全民创业是我国近年来应创新型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增加的需要而提出的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措施,旨在缓解我国现阶段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出现的就业形势严峻问题,并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创新元素和新鲜血液。全民创业这一名词并不是近来在中国才出现的,早在20世纪的欧美国家就已经非常盛行,只是那时欧美国家更多的使用“self-employment”、“Entrepreneurship”等词来描述这一创业行为,意思是自我雇佣或自主创业。
Felfe,Schmook(2008)将self-employment定义为“不受雇于第三方,独自承包经营,与多个客户端直接签订合同,自担风险,具有较高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一种就业形式”;崔德才将全民创业描述为调动全国地区上下各阶层人民群众使之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的一种创业形式;景云祥进一步将全民创业解释为鼓励全体人民群众抓住市场机会,获取整合资源,实现新企业成立和成长的行为。不同学者对全民创业有不同的定义,但究其根源,则都有新企业、新市场主体成立的含义。
全民创业的核心要素分为四个部分:创业主体、创业素质、创业渠道、创业环境。
全民创业的主体。包括中国最广大阶层的农民(失地农民、农民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历界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复转军人、城镇下岗待业工人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单位领导、企业单位等一切有意愿、有能力、有干劲的个人或企业。
全民创业的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在内的基本素质。其中创业精神是一种敢于挑战、追求财富、积极竞争、不断开拓的思想意识;创业品质则是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坚持不懈、自我调节、适应性强的商人品性;创业知识是指创业者具有专业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营销知识和会计知识的知识结构;创业能力则包括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六种能力。
全民创业的渠道。按行为主体划分为以下两类,个人或集体所创造的私营、合伙、个体等大中小型企业,现有企业为扩大自身规模、取得更大发展而开展的深度创业行为;按行业来划分,包括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也包括中国亟需开发的第三产业。
全民创业的环境。包括创业的配套服务(中介服务和政府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创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创业的政策法规(鼓励、资助、优惠等政策法规),创业的融资、技术支持,创业的教育培训。
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一切法律允许或未禁止的行业、企业为对象,按照传统或现代的企事业发展方式,跳出传统的僵化思维,在政府的指导和国家政策扶持下发展的创业模式,社会各阶层人民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更新创业思想,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实现“人人思创业、户户谋发展、行行出优企”的美好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