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扫芳林

更新时间:2023-08-31 03:36

《八六子·扫芳林》是南宋词人王沂孙所创作一首词。这是一首触景生情怀人之作。上片写暮春景象,通过春雨后的枝头鸟儿天气等变化的描写,表达时光流逝之快,有惜春之意。下片抒情,通过想象描写思念的伊人的生活,表达作者思念之情。景中寓情,以纤浓、典雅的语言,道出了作者的脉脉情怀。

作品原文

八六子1

扫芳林2。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3。渐薄润4侵衣不断,嫩凉5随扇初生。晚窗自吟。

沉沉6。幽径芳寻7。晻霭8苔香帘净,萧疏9竹影庭深。谩10淡却蛾眉,晨妆慵扫11,宝钗虫散12,绣屏鸾破13。当时暗水14和云泛酒,空山15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16。

作品注释

词语注释

1、八六子:词牌名,又名《感黄鹂》。双调,八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五平韵。

2、芳林:春日的花木。

3、春禽:春日的鸣禽。

4、薄润:形容春日的微寒润湿。

5、嫩凉:微凉。

6、沉沉:形容环境沉寂深邃。

7、芳寻:即寻芳。

8、晻霭(ǎn ǎi):云雾密集而昏暗。

9、萧疏:形容竹影稀疏。

10、谩(mán):空。

11、慵(yōng)扫:懒于描画。扫,画、抹。

12、宝钗虫散:意指情侣间的分离。古代妇女与丈夫或情侣之间离别之时有分钗赠别之俗。钗:两股笄,女子首饰的一种。虫:指玉虫,钗上之饰物。

13、绣屏鸾(luán)破:用徐德言与妻子分镜事,言与佳人之离散。鸾:即鸾镜。

14、暗水:潜流的沟水。泛酒:水边饮酒。

15、空山:寂静的春山。

16、翠荫:绿荫。

白话译文

经历了几番风雨摧折的芳林已失去了往日的新鲜,连栖息其中的春禽也衰老了几许。傍晚湿润的气息轻轻地漫上了衣襟,微凉的时候拂动罗扇,诗人在窗前自吟。

暮霭降临之际,庭院深深,伊人也许正沿着花木扶疏的幽径独自徘徊。洁净的珠帘正拂动着散发轻香的青苔,伊人的居地一定是竹影横斜。不要让蛾眉清淡,晨起的时候也不要懒于描画,不要忘记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也不要出现佳人才子离散。想去当时我们在潜流的沟水和有云彩的天空下一起饮酒,寂静的春山挽留月光一起欣赏琴音。却没有想到,伊人门前已经是层恋叠翠。

创作背景

这一首词写在春去夏来之际。作者傍晚独倚窗前,看到窗外的景色,想念到远方的芳人,于是写这首词表达相思之情。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词起笔是一幅暮春的风景:”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风雨过后。落花无数,这其中含着辛弃疾《摸鱼儿》的词意:“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也含着周邦彦夏日所作《满庭芳》中的风物:“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首句点明了时辰,也流露出淡淡的惜春情意。“渐”字以下,始写人物。“薄润侵衣”,笔意轻;“嫩凉随扇”,用字佳美。南方雨水丰富,空气湿润,总有淡淡的雨意湿润着衣裳,这又与周邦彦“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满庭芳》)中的潮湿气息相近。夏日初临,轻摇蒲扇.微凉袭人。以“嫩”形容凉意初萌,恰如以“老”形容春禽成长,都是精妙无双的用字。以“初生”对应“不断”,于是春去夏来,时光静静流转,而景中人,独坐“晚窗自吟”。上阕归于淡淡的寂寞与暮春的轻愁。

下阕铺叙相思。“沉沉”。上承“晚窗”,既指暮霭深深,又暗指词人心绪沉重。从“自吟”中起身,去幽静的小路上寻找被风雨吹落的花朵。上阕既已提到“扫芳林”,可知化枝已经残败,此处却又说“幽径芳寻”,惜春情深。李商隐的诗中曾写道:”寻芳不觉流霞醉,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词人与李商隐一样,踱步在暮春的残花中。“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两个对句,以清美工稳的对仗,描绘出晚来庭院的安静无尘。于“苫香”“帘净”;“竹影”“庭深”中生出一片静境;“谩”字以下,转入怀人。遥想佳人轻扫蛾眉,慵画晨妆,分明是“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的心境。”宝钗虫散,绣屏鸾破”点明分离情事,用字“宛雅幽怨,殊耐人思”(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当时”二句,陷入追忆。仅用十二字,簸当时山水共游、诗琴共赏的温馨情意,轻盈写出。反复涵咏“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便觉陈廷焯的评论“碧山词自是取法白石,风流飘洒,如春云秋月。令人爱不忍释手”确是知音之语。歇拍回到睽隔的现实,料想此刻对方的门前,已是“数重翠阴”。“翠阴”既与夏季风景相合,又暗指对方已经“绿叶成荫子满枝”(唐杜牧《叹花》),即已经婚嫁。时光流逝,从春至冬,情人睽隔,相见无期。唯有独自叫忆,黯然神伤。原“晚窗自吟”,便是追忆从前。

《古诗十九首》中写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姜夔的词中写过“少年情事老来悲”(《鹧鸪天》)。而作者表达得更为含蓄蕴藉。他写暮春的风物,写静穆的庭院,沉郁的相思隐在字句之后,他将深情融入清境,这是他在咏物词的君同之忧外别样的幽情。

名家评价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谩淡却蛾眉,门前数重翠阴。”宛雅幽怨,殊耐人思。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结处余韵不尽,句亦浑成。

作者简介

王沂孙(约1230~约1291)宋末词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家住玉笥山,亦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人。善文词,广交游,同代周密称其“结客千金,醉春双玉”(《踏莎行·题中仙词卷》)。元兵入会稽,杨琏真珈掘宋帝六陵,沂孙与唐珏、周密等结吟社,赋《乐府补题》,托意莲、蝉诸物,寄托亡国之恸。元世祖至元中,一度出为庆元路学正。晚年往来杭州、绍兴间。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代表作有《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