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02:01
清代时期,成为乌苏最早的村落之一。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一区区公所驻地。
“三区”革命时期,为奎屯门拜克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隶属二区。
1954年8月,改属一区并驻区公所。
1958年至1973年,分属高潮公社、火箭公社和向阳公社。
1973年11月21日,天山大队、光明大队从向阳公社析出,八十四户大队、胜利大队从高潮公社析出,由这四个大队组建城郊公社。
1984年,改为八十四户乡。
2011年末,八十四户乡下辖19个行政村:杨家庄、其格勒克、兰干买里、墩买里、巴海、五道桥、水磨沟、莲花池、庙村、林家戈壁、陈家、党家、康家、八十四户、大榆树、太阳沟、麦家梁、沙梁子、转湾湖;下设1个牧业队。
2019年,八十四户乡下辖19个行政村:其格勒克村、兰干买里村、墩买里村、杨家庄子村、巴海村、五道桥村、莲花池村、水磨沟村、庙村、林家戈壁村、八十四户村、康家庄子村、陈家庄子村、党家庄子村、转湾湖村、麦家梁村、太阳沟村、沙梁子村、大榆树村。
八十四户乡地处乌苏市以东的城乡结合部,东与皇宫镇、夹河子乡相接,南界赛里克提牧场,西、北与西湖镇相邻,行政区域总面积160平方千米。
八十四户乡地处奎屯河冲积平原上游,地势南高北低。
八十四户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年平均气温7.6℃,年降水量120—200毫米。
八十四户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洪涝、大风等。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2005年6月25日,造成3000多亩农作物绝收,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2011年末,八十四户乡总人口14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47人,城镇化率15.34%。总人口中,男性7280人,占52%;女性6720人,占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258人,占51.8%;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共6742人,占48.2%。2011年,人口出生率10.95‰,人口死亡率3.23‰,人口自然增长率7.7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5.06人。
2011年,八十四户乡财政总收入2887.4万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78.7万元,比上年增长44.4%
2011年,八十四户乡农业总产值2.2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9735.6吨,人均695.4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棉花、油料、甜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4万亩,产量8.3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皮棉1828.2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牲畜年末存栏1.5万头(只),出栏14.5万头(只)。2011年,生产禽蛋805吨,鲜奶2880吨。
2011年,八十四户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2011年,工业企业237家。
2011年末,八十四户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2011年末,八十四户乡有小学2所,在校生680人,专任教师6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8人,专任教师3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末,八十四户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9个;各类图书室19个,藏书1.2万余册。
2011年末,八十四户乡有学校体育场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2011年末,八十四户乡有乡、村卫生院(室)10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达18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
2011年,八十四户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8户,人数1195人,支出289万元,比上年增长71.9%,月人均201.6元,比上年增长78.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6户,人数325人,支出43.2万元,比上年增长89%,月人均110.8元,比上年增长93%。
八十四户乡境内有国道G312经过。
八十四户的“户”即“斛”的谐音。斛为清代量地单位,境内当时有耕地八十四斛,故名。
2021年11月10日,八十四户乡(蔬菜)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