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方针

更新时间:2022-09-07 20:14

八字方针,是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的方针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提出背景

由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反右倾”以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这种困难的严重程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

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上海会议期间写了《十年总结》一文。这篇文章从认识论的高度,概括了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递进历程,分析了这个历程的得失利弊,并引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毛泽东在文章中谈到了工农业生产高指标的危险性,指出,高指标要下决心改,改过来就完全主动了。毛泽东点破了这篇《十年总结》的主题,即要学会驾驭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就必须实事求是。

1960年8月,周恩来、李富春同志在主持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时,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主要内容

八字方针,即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主要是调整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同时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要巩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使其向纵深发展。要以少量的投资充实一些部门的生产能力,使其配套成龙,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社会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具体指导下,到1962年,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