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4 19:37
八斗子位在基隆东北方的岩岸岬角,为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海域渔获丰富,早期就已经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缺乏的食物来源。1974年,行政院为解决当时基隆市唯一的大型渔港正滨渔港(位于基隆港内)渔船使用地不足的拥挤问题,于是决定在八斗子兴建大型渔港,并计划以此新渔港取代正滨渔港的功能,以扩大基隆港的商港用地(但日后并未执行)。1975年正式动工兴建,兴建时八斗子煤矿全面停采,到1979年兴建完成。
整个渔港分为两期开发。第一期部分即是狭义的八斗子渔港,;第二期部分另称为碧砂渔港,是以休闲娱乐为导向的多功能渔港,渔港内除设有渔货直销中心供消费者采买,亦设有熟食区可就地将生鲜渔获交由店家处理。在第二期工程完工后,八斗子渔港已成为基隆市重要的旅游景点,每逢假日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往。
清朝雍正时期,杜氏来到八斗子以捕鱼维生,逐渐形成渔村。 1937年:日本当局将“八斗子岛”与台湾本岛之间填海造陆,形成八斗子半岛,为天然良港。 1968年:渔业局渔港兴建计划拟定。 1974年:行政院决定兴建八斗子渔港。 1975年9月:八斗子渔港兴建工程动工、第一期泊地工程。 1979年7月:第一期工程完工,正式启用。 1980年:渔市场、排水、道路、停车场的岸边设施完工。 1980年:第二期碧沙泊区工程动工。 1987年:第二期工程完工启用。 1989年:增设突堤码头、船梁入口缩小,第二期渔港工程动工。 1992年:第二期渔港工程(碧砂渔港)完工。 1998年:西内防波堤和南消波堤兴建。
清朝雍正时期,杜氏来到八斗子以捕鱼维生,逐渐形成渔村。
1937年:日本当局将“八斗子岛”与台湾本岛之间填海造陆,形成八斗子半岛,为天然良港。
1968年:渔业局渔港兴建计划拟定。
1974年:行政院决定兴建八斗子渔港。
1975年9月:八斗子渔港兴建工程动工、第一期泊地工程。
1979年7月:第一期工程完工,正式启用。
1980年:渔市场、排水、道路、停车场的岸边设施完工。
1980年:第二期碧沙泊区工程动工。
1987年:第二期工程完工启用。
1989年:增设突堤码头、船梁入口缩小,第二期渔港工程动工。
1992年:第二期渔港工程(碧砂渔港)完工。
1998年:西内防波堤和南消波堤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