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10:55
公共汽车,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车类中大、中型客车的典型车型,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
公共汽车从设计和技术特性的角度看,与其它大、中型客车的车型(如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团体客车等)不同,这种车辆设有乘客座椅及供乘客站立与走动的通道,要求站立面积大,车厢内通道与出入口宽、两个以上车门,踏板低。如果是城郊公共汽车,则由于主要用于中距离城镇间的客运,座位较城市公共汽车要多些,还应有行李舱或行李架。
公共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当时一位退休军官在法国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并提供接驳市中心的四轮马车服务。
当他发现沿途的人们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马车时,便开办穿梭旅馆之间的客车路线,让乘客和邮件于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车的先行城市,伦敦继之。1829年7月4日,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车(Omnibus)出现于伦敦街头,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顿Paddington与银行地带,经停约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得到普及。
公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的。公车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
19世纪的公车以马匹拉行。当时的路面使公车的舒适度受到限制。1881年,德国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有轨电车,使公车遇上了面世以来的第一个劲敌,因为公车行走于凹凸不平的石路上,电车却在平滑的铁轨上运行。至20世纪初,机动交通的试验取得成功,公车亦开始改以引擎驱动。如今绝大部分公车仍以柴油引擎为动力。近些年有些国家开始研制使用石油气、天然气甚至电力驱动的公车。1827年,法兰西共和国巴黎一家浴室的老板用公共汽车接送顾客,最初的公共汽车像长长的箱子,是用马拉的。1831年,英国人沃尔特·汉考克为他的国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发动机的公共汽车。这辆公共汽车以蒸汽机为动力装置,可载客10人,当年被命名为 “婴儿号” 并在伦敦到特拉福之间试运营。不久,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公共汽车代替了蒸汽机公共汽车。最早制造出汽油发动机公共汽车的是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长途公共汽车则源于美国。1910年~1925年间,美国开辟了许多长途公共汽车路线,连接没有铁路的地区。早期的公共汽车一般可载客20余人比较舒适。
公共汽车的分类有多种,按照运行区间,可以分为短途(市区内)和长途(市区间)公共汽车;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燃油、燃气和电动公共汽车;按照车型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层、双层、铰接式公共汽车等。
最初,城市公共汽车大都由载货汽车底盘改装而成,现代城市公共汽车的底盘一般都是根据客车的要求专门设计和制造而成。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汽车,均已实行无人售票,因此装有收款机或验票机,中国的公共汽车除市郊外已基本实现无人售票。
此外,公车(公共汽车)可以根据其机械操作、外形设计等而分为以下类别:
●双层巴士:车厢分为两层,载客量更大。一般而言,一辆车长10米并容许企位的单层巴士可运载约60名乘客,而长度相近的双层巴士则能运载约130名乘客。伦敦、香港、新加坡、柏林、孟买等城市均大量采用双层巴士。其中,自1950年代起于伦敦服务的Routemaster车款更成为该市的地标(因应欧盟要求欧洲各国的巴士在2016年后必须全数是超低地台巴士以方便老弱人士,于2005年年尾全数退役)。有些双层巴士的上层不设车顶,供游客登上作浏览沿途景色,称为“开篷巴士”。香港亦有开篷巴士为接驳山顶缆车站至中环的服务(编号为15C,由新世界第一巴士运营)。台湾的台北市公车处曾购买过双层巴士,后因车辆高度以及车辆其他问题而不再添购、使用。
●铰接巴士(挂接巴士):有些公车会以两节车身来增加长度及载客量,并在两节车身间加设可伸缩的接合位置(类似火车车卡之间的接驳部分)以辅助转向。这些公车称为挂接巴士,于北美各地颇为盛行。中国大陆称“铰接车”、“通道车”或“巨龙(车) ”。在中国北京等地一度很常见,但这在台湾较罕见。 20世纪80年代中期,沈阳客车制造厂生产出了全中国第一台“双铰接巴士”,商标为华龙牌,长23米,并进行了量产,曾在沈阳、大连多条公交线路上长期使用。近些年欧洲制造商更生产了“双挂接巴士”、“双层挂接巴士”等;全球最长的巴士--在巴西行走,长26.8米的沃尔沃(香港称“沃尔沃”为“富豪”)B12M巴士,便是一辆双挂接巴士。
●低地台巴士(障碍残疾人巴士):在20世纪末期开始盛行的低地台巴士,车厢地台比旧款巴士更贴近路面,并且不设梯级。全车低地台的被称为低地板巴士,而后半车厢有二三台阶而前半车厢低地板的被称为低入口巴士。这些巴士装有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如乘坐轮椅的人士),并缩短上落所需的时间。在香港,低地台巴士是很常见的。香港的九巴率先引入低地台巴士。随着香港社会对无障碍运输的需求增加,加上新机场启用,政府要求各间巴士公司以低地台巴士服务机场线。自此之后,所以香港巴士公司均只会购置环保低地台巴士。而在中国大陆,低地板的无障碍巴士还是比较少见,只有在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在一些小城市的特定线路上运行。其中北京的低地板车比率可能是大陆最高的。像长安街上的1路、52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