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3 17:08
我国将继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响应能力建设,全面启动全国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指挥决策平台建设,建立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逐步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
支持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将居民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落到实处,使常住人口的预防保健主要指标处于良好水平;努力为居民,特别是长期联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促进传染病的控制
促进个人健康的指导和慢性病的控制
促进资源共享
促进决策分析
促进信息服务
构建了全球疾病监测网络覆盖面最大的互联网应用系统;
构建了全球疾病监测通过合理利用VPN技术和Internet资源建立“公网专用”的网络系统;
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疾病在线直报网络系统;
构建了全球监测病例个案数据量最大的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实现了疫情报告与单病种病情监测信息管理的结合,为实现WHO提出的综合监测信息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直报系统彻底改变了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式,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为及时发现疫情,控制疫情,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提高了疫情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探测传染病早期暴发的能力;为监测系统的质控提供了快速监控手段;进一步提高了疫情分析能力,解决了传统监测手段不能解决的业务难题;通过中央与地方的网络连接,使信息收集、疫情处理标准化,整体上提高了公共卫生系统的工作能力;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疾病控制部门的工作模式,为公共卫生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基础公共卫生信息:人口、地理、经济、出生、死亡、机构、管理信息;
疾病相关信息:发病、病原、……
健康危险因素:环境、营养、食品、职业卫生。
用于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含疾病监测如发热、慢性病、传染病、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区域性卫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
多年来,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传统的方式管理所辖医疗机构,缺乏计算机网络环境作为技术平台,不能及时得到各方面数据信息,更难进行数据加工分析。
公共卫生信息无法快速收集,信息收集分析迟缓、预警系统失效、区域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不能准确测算区域所需医疗资源与已有医疗资源的比较结果,对欠缺资源不能及时配备,对过剩医疗资源没有有效控制,造成医疗机构盲目重建浪费。对所辖医疗机构的经营状况与医疗质量状况不能及时做到动态监督与比较。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不能统一规范,并且不能进行数据共享……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显示了建设区域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1)、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引导农民步入新的生活方式;为加速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更好的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而又有针对性的基本医疗服务;为提高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水平,使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2)、卫生主管部门对所辖区域的数据能及时进行收集、统计分析,使卫生主管部门能够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与方法,使各医疗机构能够在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下发展
(3)、逐步建立健全的区域化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医保、农保、社区服务、农民养老保险、转诊、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等系统,实现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立和完善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健康与疾病、预防保健服务数据库,使区域卫生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
(4)、通过统筹规划,使区内相应资源得到整合,达到信息全面共享,使政府部门随时得到全面真实的各项数据,并做到政务公开;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病人的病史信息,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能方便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