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1 14:11
公园城市≠公园+城市,不能单纯看公园数量,更不是大建公园。公园城市要平均使用、各有特色,公园城市则应该将系统性、生态价值和服务品质纳入评价标准。城市公园是一个个绿色孤岛,公园城市就是覆盖全市的大系统,城市是从公园中长出来的一组一组的建筑。系统式的绿地和孤岛式的公园是有高低之差的。
公园城市至少应该具备两大特征:普惠,提高全民生活品质;系统,将生态引入城市。“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把城市变成大公园。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视察,在天府新区调研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全新理念和城市发展新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视野在城市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
坚持用美学观点审视城市发展,通过以形筑城、以绿营城、以水润城,将城市全部景观组成一幅疏密有致、气韵生动的诗意城市新画卷,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现代城市新意向。
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
通过构建多元文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在城市历史传承与嬗变中留下绿色文化的鲜明烙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
把创新作为发展的主引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和绿色资源体系,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形成转型发展新路径。
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
坚持以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为方向,着力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在城市绿色空间中设置高品质生活消费场所,让市民在公园中享有服务。
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
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合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可以概括为“一公三生”,即公共底板上的生态、生活和生产。“一公三生”同时也是“公”“园”“城”“市”四字所代表的意思的总和,奉“公”服务人民、联“园”涵养生态、塑“城”美化生活、兴“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天府新区践行“公园城市”首提地使命担当,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1436”创新实践路径,努力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方案贡献新区力量。
1个发展范式
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是一个大公园。
4个基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理念、“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个实践途径
一是生态属性,保护为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是空间属性,园中建城、产城一体,坚持一个城市组团就是一个功能区;三是公共属性,人本逻辑、共治共享,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6个价值目标
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健康宜人的生活价值、和谐共享的社会价值。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在天府新区调研时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天府新区成为公园城市首提地。
2018年3月2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并通过,《总规》指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
2018年5月11日,全国首个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在天府新区挂牌。
2018年7月1日,全国首条主题绿道——成都三环路熊猫绿道全线贯通开放,102公里的熊猫绿道以熊猫文化为特色,形成5.1平方公里成都最长的环状“城市公园”,配套19个景观节点。
2018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
2018年7月18日,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挂牌成立。
2018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的署名文章《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文章指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需要深刻认识公园城市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公园城市的时代价值,同时积极探索公园城市的建设路径。
2019年3月29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与中国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仪式,双方约定共建“公园城市文创研究院”,打造公园城市美学样本,联合策划国际艺术城、公园城市文创产业体系建设及公园城市文创人才引进培育。
2019年4月22日,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公园城市·未来之城”在天府新区举行,论坛介绍《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并发布《成都共识》、《公园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的理论探索》专著和“1436”发展方案,与10个重大项目签约,总金额达844.3亿元。
2019年10月,成都发布《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公示版)》(以下简称《导则》),《导则》是成都市首部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
2020年1月21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成都推介区展位规划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为主题,将天府绿道、熊猫故乡、大运会等元素融汇其中,结合世界历史文化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等发展定位,面向各国政要和企业领袖代表全面推介。
1984年,钱学森在致《新建筑》编辑部的信中提出“构建园林城市”设想。1990年,他又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立意要尊重生态环境,追求山环水绕的境界”。1992年10月他再次呼吁:“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我称之为‘山水城市、人造山水’。”
1992年,原建设部就先后启动“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评比,参考、借鉴了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及国外的“花园城市”概念。《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不同地区和规模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
2015年4月,《江门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2015-2020年)》颁布实施,提出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林、田、河、海等生态景观资源,到2020年逐步形成五级市域公园体系。2016年,江门市建成各级各类公园916个,各类绿道2082公里,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规划构思。
2015年,贵阳市启动“千园之城”建设工程。2015年之前,该市只有365家公园,“千园之城”建设启动三年后,全市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贵阳市成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截至2018年10月,全国共有“国家森林城市”165个。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2019年深圳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达到20671.11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87%,绿道长度2462公里,比上年0.57%,绿道覆盖密度居全省第一。截至2020年底,深圳公园数量已达到1206个,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077公顷。
2022年9月,昆明市召开公园城市建设暨城乡绿化美化工作现场工作会,明确提出公园城市建设新目标,要以公园城市建设为引领、以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昆明城市建设实现华丽蝶变。
公园城市是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但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关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财政能力水平量力而行。更重要是不改变城市结构、不大搞公园和绿地建设,而是将现有资源整合盘活,把小的绿地空间开放给公众。公园城市就是大大小小的公园一体化形成的城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顾朝林评)
公园城市最大的亮点和难点在于“连接”,即将原先土地属性不同、管理部门不同的公园绿地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综合运用。其中涉及林地、公园用地、河道用地,林业、园林、水利、农管、水道等不同部门,是一个版图特别大的系统工程。(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胡洁评)
提倡公园城市并不是要在城市建设中大搞公园工程,不惜成本地建设城市公园,代价还是要由城市居民来偿还。(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