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7 19:26
祭公婆神在潮汕地区非常普遍。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为祭期,称公婆生。公婆神,潮阳尊称“床脚婆”,揭阳尊称“公婆母”,汕头尊称“注生公妈“,澄海尊称”花公花妈“。
公婆神的由来,民间有多个版本的传说。相传宋代潮汕一妇女,因爱惜四邻婴幼儿,又在街坊看管小孩,并且在哺儿育女和调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独特的本领,深受大家爱戴而美名远扬。当时皇宫中有一皇子,出生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也想不出办法来,皇帝老子更乱了套。无奈之下贴出皇榜,招募民间贤妇,进宫调教医治皇子。应者寥寥,皆不中用。消息很快传到这位潮汕妇女耳中,她便决定上京一试。她想:皇太子也是人,没有什么难调教之理;幼儿疾病也并非可怕。说来也巧,她进宫后,皇太子在她的悉心护理和调教下,不久病好了,人也规矩了,不再吵闹啼哭了。皇帝龙颜大悦,想加封她,即御驾亲临。这妇人当时正在屋里喂哺、护理皇子,听说皇帝驾到,不知是祸是福,一时慌忙乱了手脚,心惊脉跳竟昏了过去。等到皇帝知晓,她已气绝了。皇帝深为痛惜,遂嘉封她为少年儿童保护神,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并尊敬地称呼她为“阿婆”。
公婆神的设置很特别,每一户人家不止设一个神位,而是在一个家庭中分辈序和房份要分别再设若干位,再下一代人成家后,一房份也要设一位。当老夫妇亡故以后,那位公婆神才可撤去,尔后不再祭拜。家祭的公婆神不立偶像,只用一个瓷碗作香炉,放置在房里旧式四角眠床的床下或床里的木架上。祭拜时要在眠床上放一个大筐葫,炉和祭品都放在“葫”里,目的是为了不弄脏眠床。祭品有饭、汤圆、果品和三碗菜,计一碗鱼,一碗油煎臭豆腐,一碗豆粉丝煮蛋、猪肉。由这间住房的主妇焚香祷祝,保护孩子们平安,然后燃蜡烛、火化纸钱,祭拜礼仪便告结束。有些家庭,除每年七月七日祭公婆神外,还要在元宵与除夕再祭,表示从年头到年尾都对公婆神敬重与虔诚。哪家的孩子患麻疹或出天花,也要祭拜公婆神庇佑平安。
公婆神也有兴建庙宇或附设于其他神庙中供人们长年奉祀的,这种公婆宫或公婆坛(或称花公、花妈)在潮汕随处可见。均塑有偶像,还有一付专用的对联,上联是“公公十分公道”,下联是“婆婆一片婆心”。每逢七月初七这一天,善男信女都涌来朝拜,香火十分旺盛,祭品不拘一格。
潮汕民间还有在男女“出花园”时祭公婆神的习俗,即无论男女孩子到15岁将告成人时,父母便办丰盛的礼物向公婆神隆重拜祭,以谢保佑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