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4 04:18
公路网是指在全国或一个地区,根据交通运输的需要由各级公路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状系统。全国公路网分为干道网和地方道路网。干道网内有国道和省市干道。地方道路网包括县道和社乡道路。
公路网是特指某一地域内公路系统而言,它具有特定的含义,有别于城镇市区内的道路网。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公路网可理解为区域公路网,亦可简称为路网。在区域公路网规划中,区域内的城市或集镇,以及某些运输集散点(大型工矿、农牧业基地、车站、港口中等),被视为一个节点,称为运输点。公路网就是指这些点相互之间的公路连线,各条路线按要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构成公路网。
合理的路网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具有必要的通达深度和公路里程长度。
(2)要有与交通量相适应的道路技术标准和使用质量。
(3)具有经济合理的平面网络。
由此可以提出公路网的基本要求是:路网内公路四通八达,于支结合,布局合理,效益最佳。四通八达是要求区域内有一定数量的公路,以满足公路运输适应“面”的要求,充分体现公路运输深入门户的优越性,干支结合是要求各条公路具有相应的技术等级,并在整体上达到技术标准配套,干线公路与一般地方道路组合协调。布局合理的实质,就在于路网网络性要好,公路走向与技术标准的选定,必须满足局部服从整体的要求,并且在宏观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做出路网最佳方案的选择。效益最佳是指路网方案的最终效益,需要通过科学方法的评价和定量分析,并加以优化决策,从而使得公路网在使用中,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上四点要求,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并且与区域内的实际条件密切相关。
注意:公路网和公路等级不是同个概念。高速公路网是指将能供汽车高速行驶且符合较高经济、政治或国防要求的公路线段共同编织在一起的公路网络。在公路等级方面,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不单有高速公路、还有部分一级公路,因为高标准一级公路能起到与高速公路相似的运输效果,综合效益和高速公路的不相上下。
我国公路网按行政体制由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组成。其中,国道网方案于1964年开始编制,1981年由国家经委、计委和交通部颁发试行。该方案共有国家干线公路70条,全长109000km,布局分三类。
第一类由首都向四周各省放射,共12条,编号为101、102、……112;
第二类由南北走向的纵线组成,共28条,编号为201、202、……228;
第三类由东西走向的横线组成,共30条,编号为301、302、……330。
省道由各省(自治区)交通部门根据国道网进行规划、负责建设、养护和管理。
县、乡道由各县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
区域公路网作为一个整体,在平面上所显示出的图形,可以简化成为以运输点为节点,两点间的公路为边线的网络图式。公路网的网络图(亦可称为运输联系图),可直接用于公路网规划中的设计和计算。
公路网的网络图式是由节点和线条所组成。由于节点的位置主要取决于规划区内各运输点的地理位置,一般不会有较大变动,而线条是表示公路的基本走向(包括现有公路和规划线路)。公路的平面位置实际上是迂回曲折的,作为网络图式可以取直线,必要时增加辅助节点(线路上的控制点),使得图式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网络图式中的线条,则按照实际资料分别注明里程、运输量和交通量等数据,以利设计和计算成果不致产生超过容许的偏差。
由于各个规划区域的运输点地理位置及影响公路走向的因素千变万化,网络图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为了寻求路网布局方面的规律性,在宏观控制的规划阶段中,可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图式。
公路网络规划是公路建设与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是国土规划、综合运输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网络规划属于长期发展布局规划,是制定公路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五年建设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是确保公路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协调发展,防止建设决策、建设布局随意性、盲目性的重要手段。
公路网络规划必须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确定的战略方针和目标,充分体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的方针,使公路网发展布局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服从于生产力分布的大格局,服从于国家的综合运输网规划,正确处理地区间、各种运输方式间交通网络的衔接,使公路网络规划寓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寓于综合运输体系之中。同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究科学,讲究经济效益,从国情、从本地区特点出发,既要有长远战略思想,又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安排。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纵观交通规划的发展史,公路网布局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专家经验法、OD流向流量法、节点重要度法和交通区位分析法,其中OD流向流量法和节点重要度法较为常用,而交通区位分析法是一种较宏观的布局方法,各种布局方法的特点简要分析如下:
1.专家经验法
专家经验法是在区域交通规划前期所采用的主要布局方法,主要是根据权威专家与当地专家、领导的经验来确定道路的走向,从而确定整个道路网络的分布,这种方法完全依赖于专家和领导的经验,依靠主观定性分析来判断,缺乏定量分析的科学依据,但在定量预测难以达到要求的精度时,还往往要依靠专家的经验来弥补其不足。
2.OD流向流量法
OD流向流量法是从微观出发,以定量分析为主导,以路网上的交通流现状OD调查为基础,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系统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发展对交通需求的影响,通过交通需求的集中发生预测、OD流分布预测、运输方式分担预测和路线交通量分配预测把公路网的布局同规划区的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常用的布局方法。
3.节点重要度布局法
节点重要度布局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规划地区的运输集散分析,选择交通运输节点,并运用与交通密切相关的多个指标来综合评价节点的重要程度,通过聚类分析,根据各节点的重要度,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其目的是确定节点功能的强弱,从而确定不同层次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在路线的选择与优化上,建立路线重要度的概念,并以路线单位里程重要度最大作为优化目标,确定路线的基本走向,得出路网重要度最大树,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加边连线得出规划地区的公路网络图,结合专家经验修改调整得出合理布局。
4.交通区位分析布局法
交通区位分析布局法是在交通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路网布局方法。它从运输产生的源头出发,找出规划区域内交通产生的高发地带,这个交通高发地带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交通区位线。具体地说是通过对规划区域的经济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的分布,需求情况的分析,结合规划区在全国规划区域的地位,从根本上找出交通产生可能性最大的地带,以此作为路线布局走向的依据来布局交通干线。这种方法布局的路线不仅在运输上是必要的,而且经济上也是运费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