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私用

更新时间:2024-02-24 02:14

公车就是公家的车,党政机关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用车 。机关事业单位的汽车被私人使用。公车使用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

相关危害

一、从干部成长角度说:公车私用滋生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在某些干部心中,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官做到什么位置就要配什么档次的车,还必须是专车专人用,没有车就出不了门,没有车就办不成事

二、从经济角度来说:公车私用造成巨大浪费,攀比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该买车的也买,不该换车的也换,导致配车不是为了工作方便,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个人私欲。

三、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古有学者,衣锦还乡”变成“今有事业,轿车还乡”。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甚至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

防止措施

一、用车要有一个制度。

二、用车要申请。

三、用车情况有监督。

四、完善违规用车惩戒制度

误区

不是自己掏钱买的车就是公车,还分什么公车和专车?这是偷换概念

建议

小学生建议公车挂红色牌照

这招能治住车轮上的腐败吗?还有别的招吗?

其实招数还有很多 小学生能想到,政府部门当然也能想到,就看是否能做到

最早提出“三公消费”概念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公车问题愈发严重,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对公车腐败的影响认识不足,没有把公车问题提升到“特权腐败”的高度来看。

他认为,公车改革其实是一场价值理念革命,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取消公车”是最终方向,不能动摇。

调查:公车为何难治理? 官员们不肯“革自己的命”

公车治理,你有哪些“良方”?2013年1月,河南商报联合河南一百度在网上发起针对如何治理公车的调查,共有1000多人参与。

33%的网友认为,公车治理一直成效不大,是因为公车改革者又是公车的受益者,公车治理难以真正实施。另有31.2%的网友认为,原因是用车的大多是领导,难以监管。

对于治理公车的“良方”,得票最多的两个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在学校、医院、娱乐场所门口‘随手拍’,把照片‘晒’到网上”和“领导带头绿色出行,把封存公车常态化”。

“公车挂红色牌照”?小学生都能想到,就看肯做不肯做

此前,北京一位六年级学生放学后看到学校门口非常堵,接送同学的车不少是公车,他就提出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便于统一管理和公众监督,杜绝公车私用。

网友对此褒贬不一。有48.9%的网友支持该做法,认为此举能发动社会的监督力量;有17.2%的网友表示反对。

省人大代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省卫生厅副厅长李广胜受访时很赞同这一做法。他认为,挂红色牌照也好,挂其他特殊标志也好,只要能起到监督作用就是好办法,“公车监管关键要制度化”。而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田土城认为,此举治标不治本。如果要在督管方面找出口,不是一个“红牌”能解决的,需要从制度上进行整体设计,特别是加强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

困局

“公车就是专车”?

这样的官本位思想,早该改改了

包括公车在内的“三公消费”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提出来的。

竹立家对河南商报记者说,公车治理虽然从未停止,但“车轮上的腐败”却愈发严重,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对公车腐败的影响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提升到“特权腐败”的高度来看,“领导们会觉得坐公车上下班无所谓,公车就是自己的专车”。

此外,他认为,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管理条例,对公车管理普遍界定模糊,“公车谁能用,谁不能用,说得都很模糊。”

1994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其中规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

“这规定了副部级和副省级以下公务员不能配专车,但全国一直没有实施。看看现实中有多少低级别的官员享受着专车待遇。”竹立家说,各界的监督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公车腐败。

引申

特权腐败是灭顶之灾

公车滥用,处罚还不够

这样的特权腐败,在国外可是“灭顶之灾”

同时,竹立家认为,公车治理之困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使用公车的都是领导干部,但他们带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绿色出行做得不到位。

竹立家还考察过国外的公车管理。他说,在国外,一旦被发现滥用公车,将面临被开除的“灭顶之灾”,“因为他们认为,公车私用、滥用公款这样的特权腐败严重影响了执政党的形象,普遍会给予很重的惩罚”。

“但在我国,一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发现滥用公车的,一般给个警告处分完事。”竹立家说。

而且,我国一直还没有一套能和国外看齐的规范的公车管理制度

竹立家说,在韩国,公共部门用车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而在日本,为管理公务用车,市政委员会成立了公务用车办公室,下面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去哪里、干什么、多少人去、用什么车,都有对应的制度。需要用车,可以在网上或电话预约,如果暂时没车,可以通过办公室到市场上租”。

最终方向

建议

公车改革多算算“政治账”

取消公车是最终方向

“要把公车治理作为改进作风的一部分,作为消除特权腐败的一部分。”竹立家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是否真正下决心治理,关系公车治理的成败。

对于不少人提出的“公车改车补”的建议,他表示反对。竹立家说,公车改革的实质是一场价值理念革命,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

“作为公仆,作为公务员,就不应该用公车上下班。”竹立家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除国防、安全、外交、执法方面的用车和少量国家领导人用车外,一般性公共事务所用的公车,全部通过社会化和市场化来解决。“不能换一种形式,把公车合理化。”竹立家说,“取消公车”是最终方向,不能动摇。

最新消息

广州军车私用事件

近日,广州一位以监督公车私用的老人“区伯”曝光一辆广州街头的军车,怒斥用军车载着一名女子出行的军人:“军车是用来拉老婆的吗?军车可以公车私用吗?纳税人的钱可以这样用吗?”面对老人的质问,军人态度粗暴的吼“干嘛?!”

你动我一下试试,我就是区伯!”——近日,贯以监督“公车私用”闻名的广州区伯 ,这次他把目光对准了广州街头的军车。

2015年2月23日,网友@老刘大夫的微博 发微博称:“大年初五,河南商丘的120急救车出现在海南三亚风景区。”网友称车辆停放在三亚的南山寺,质疑有公车私用的嫌疑。从图片上看,该车的车牌号是豫NPY120。从河南到三亚,到底咋回事呢?记者正在联系有关部门求证。

中纪委通报省部级官员首提“长期占用公车”事件

2015年6月15日上午,中纪委通报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孙鸿志的立案审查结果时,首次在通报省部级官员问题时采用了四个新表述:“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长期占用公车”、“公款吃喝、住宿、旅游、报销个人费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中纪委对孙鸿志的立案审查显示,孙鸿志共涉及八方面问题,除以上四项,还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额贿赂”、“收受礼金”、“与他人通奸”。这后4项,此前已经多次出现在省部级官员的问题“清单”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