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池

更新时间:2022-09-21 19:35

共池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村城关中学院内。它不是虚无飘渺的神话传说,而是一处上古遗存。

简介

共池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村城关中学院内。在当地它一直是默默无闻的,远没有王母宫和瑶池沟那样热闹和风光。但它却不是虚无飘渺的神话传说,而是一处上古遗存。

“共池”遗址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当时的泾水流域出现过好几个氏族小国,其中有共国(今泾川)、阮国(今泾川)、彭国(今庆阳)、密须国(今灵台)等。以密须国最强,修建了密须城(故城在今灵台县百里镇)。其中,在今甘肃泾川东北的阮国是皋陶的后裔所建,在如今水泉寺附近就是另一个小方国——共。

遗存特点

遗址上的共池池约1亩见方,内植荷花,池上有木结构亭子,1949年前改建为砖木结构的阁楼,1970年代末塌毁。池底有山泉,名青凤泉,泉水涌动。可惜的是在1981年共池被人为的原因填平,据说填压时,泉水无法封压,用数袋水泥一次性封堵,以黄土、瓦砾充实,就这样,古泾州八景之一的“共池涌碧”的景象就从世间彻底消失了。

共池用巨石砌成,是当时解决城内饮水而修的蓄水池。相传周共王曾游于此,故名“共池”,其实是靠不住的,因为“周共王”,有的书上记载为“周恭王”,不能因一个“共”字就附会——而这种附会古人又是中国民间最简便易行,最乐意干的事情。共池是当时解决城内饮水而修的蓄水池,后人辟为古迹游览地,清代列为泾州八景之一,名“共池涌碧”。

名称由来

据《诗经·大雅·皇矣》有“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的记载。

《诗经全译》引(唐)·孔颖达释:“有密国之人,乃不恭其职,敢拒逆我大国,乃侵我周之阮地,遂往复侵共。”

《诗经·朱注》朱熹(宋)释:“阮,国名,在今泾州。徂,往也。共,

阮国之地名,今泾州之共池是也。”

《诗意折中》引傅恒(清)等释:“密、阮皆国名;共,阮邑:距,拒。”

古代的密国是现在的灵台县百里乡,距泾川并不遥远。“共”因为有“共池”为证,其地理位置也是确定了的,那么在“密”和“共”之间,假如依次还有阮国和徂国,那么是否太挤了点?

更重要的是,水泉寺村的古名叫“阮陵乡”,顾名思义当然是阮姓人的墓地,而且能称之为“陵”的应该有王者级别。既然这里曾有过阮国为事实,那么阮人以国为姓,死后葬在它们的国都——“共”的旁边,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否则怎么解释阮国的人死了为什么要葬在共国的土地上?

所以,泾川在商周时为阮国所在地,其“邑”即国都为“共”,城内有供居民饮水用的“共池”保留至今,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而且,水泉寺村历史上一直就是泾州旧县城所在地,直到明洪武初年因发大水才迁到现址。是否可以认为:“共”城就是最元初的泾州城呢?

至于“共池”名称的由来,它即可以是后人纪念“共都”的称谓,也可以是阮人当初就称它为“共池”(公用的水池),就如称他们的都城为“共”一样!

因为它是上古时期的城市民生工程,共池就被后人辟为了古迹游览地,池中“植莲养鱼”,列为泾州八景之一,清人刘世安有“共池涌碧亭”楹联一付,“山外仍来青鸟使,池中如见白莲花”,可见当时池上是建有亭阁的,但莲花已经没有了,只能靠想象。

我们有记忆时已没有了这些,但池子还在,池右旁有一座二层挑角楼阁,阁门上有“共池涌碧”四字扁额,内部曾是二中的图书室。楼阁中西合壁的样式,应是民国时的建筑。不管建造它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后来它都成了“共池涌碧”的代表性标志。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