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

更新时间:2023-05-28 17:12

《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民航局与重庆市、四川省经认真研究并充分协商,印发的指导意见。

内容解读

所谓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指的就是以成都双流、重庆江北等枢纽机场为核心,以天府、绵阳、宜宾、泸州、万州、达州、南充、黔江等机场为骨干和重要补充的国家综合机场体系。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目的在于加快打造西部对外开放的空中大通道,为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初具规模,国际服务能力、综合保障实力、市场发展活力、创新发展动力大幅提升,多领域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成为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外,支撑我国民航发展的第四极。

到2035年,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全面建成,同时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航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一流的教育培训高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带动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指导意见》重点从5个方面做出具体部署。包括提升国际航空枢纽的能量级、提升机场群综合保障能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航空服务网络、创建民航科技创新和产业高地和构建区域民航协同新机制。

发布历程

2022年3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

内容全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扣“两中心两地”发展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性思维,以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建设为牵引,加快打造西部对外开放空中大通道,加快拓展航空服务市场新空间,加快塑造民航创新发展新优势,着力构建双核引领、多点支撑、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协同发展体系,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努力将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成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为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初具规模,国际服务能力、综合保障实力、市场发展活力、创新发展动力大幅提升,多领域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成为支撑我国民航发展的第四极,对成渝地区增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建设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的战略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国际枢纽功能迈上新台阶。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建成,合力构建畅通国内,通达全球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枢纽中转能力大幅提升,西向、南向国际航线形成较强竞争优势,覆盖都市圈的空地一体化便捷服务加快形成,对加快成渝机场群高质量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强劲。

—综合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基本形成布局完善、保障有力、功能健全的机场体系,运输机场达到12个,年客货保障能力分别约为2.1亿人次和370万吨。空域资源进一步优化,空管运行保障更加高效,年起降保障150万架次左右。

—便捷高效服务达到新水平。航空出行水平与东部地区相当,旅客出行便捷通畅,航空物流专业高效,通用航空创新发展,形成一批安全服务俱佳、联程联运通畅、区域协同一体、品牌优势突出的航空服务产品,成渝地区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的航空市场潜力进一步激发。

—创新协同发展形成新局面。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初步建成,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成效显著,高水平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民航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作用日益凸显,成渝机场群跨区域、多领域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

到2035年,全面建成双核引领、便捷通达、安全可靠、智慧先进、绿色集约、协同高效的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共商共建共享的协同机制更加完善,区域一体化航空市场更加成熟,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航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一流的教育培训高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带动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有力促进成渝地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和打造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为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二、坚持双核引领,加快提升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

(三)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

强化双核引领,推进良性互动,加快提升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功能和竞争力,支撑成渝地区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成都以天府机场为核心打造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巩固提升双流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功能,重点服务国内商务、地区等航线,构建“两场一体”运营体系。重庆以江北机场为核心打造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江北机场扩建,规划建设重庆新机场,培育区域航空枢纽和货运枢纽功能。以区域市场一体化和便利化为导向,推进成渝两地在国际航线、中转联程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一体规划、协同运营、共同保障的新模式,合力提升机场群国际航线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以向西、向南开放为重点,提高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权开放和资源配置水平,推进第五航权落地实施,基于成渝市场一体化统筹优化成渝地区中远程国际航权配置。加强空地资源协同,着力提升成渝两地机场时刻容量,提高航线航班和时刻配置水平,支撑枢纽网络建设。

(四)强化机场综合交通支撑。

以共建轨道上的机场群为目标,加快构建以机场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便捷换乘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成渝都市圈1小时和城市群2小时的航空出行交通圈。着力推进设施互联互通,天府机场加快引入城市轨道交通19号线、市域(郊)铁路龙泉驿至天府机场线、成自宜和成达万高铁,加快推动天府机场北高铁动货站规划建设,江北机场接入渝宜高铁、都市圈环线铁路和轨道交通15号线、26号线,规划布局重庆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以实现机场与中心城区快速便捷联系为重点,着力推进轨道交通班线加密、灵活编组、快慢混跑等运输组织优化,加强轨道交通与航班的运行协同。依托主要铁路、地铁等交通枢纽场站,设立绿色通道,完善行李保障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的机场直通车。以便捷出行为导向,推进民航与其他交通方式、货运物流和互联网等企业的跨界合作,加强信息共享、标准对接和流程衔接,积极开展联运一票制、行李门到门等一体化出行服务。

(五)打造机场高质量发展标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科技赋能,着力提升安全水平、运行效率和出行体验,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建设标杆。坚持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平运营相结合,统筹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机场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全生命周期突出功能优先、效率优先、绿色优先,加大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在民航领域应用,着力打造品质工程。加快民航数字化转型,推进业务模式创新,构建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智慧运行、智慧监管等新模式。聚焦双碳发展目标,发挥西南水电能源优势,优化机场能源结构,大力节能减排,集约资源利用,加强机场环境综合治理。以航班正常为核心,精细编排航班计划,提高近机位靠桥率,缩短地面滑行时间,改善出行服务体验。提升机场综合服务和窗口功能,将国际航空枢纽打造成为展示成渝国际都市风采和巴蜀人文魅力的城市会客厅。

三、坚持协同发展,加快提升机场群综合保障能力(六)加快完善中小机场布局建设。

完善机场布局建设,加快构建双核引领、多点支撑、体系完备、全域协同的机场群。培育绵阳机场骨干功能,推进万州、黔江机场改扩建工程,布局建设乐山、遂宁、雅安机场,研究建设广安机场,支撑成渝都市圈相向发展。提升万州、南充机场保障能力,推进达州机场迁建工程,布局建设阆中机场,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完善宜宾、泸州机场服务能力,支撑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

展。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推进机场应急保障能力社会化。发挥民航行业和地方优势,推进省(市)域机场、空管及航空公司资源整合,推动空管、机务等专业人才和特种设备统一管理模式,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借鉴保腾芒一体化运行经验,在运行条件复杂的相关机场研究推进一体化运行模式。加大新技术应用,支持民航重庆监管局建设远程监管中心。坚守安全发展底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人民满意、各具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机场。

(七)着力提升空管保障支撑能力。

优化空域资源配置,加强成都、重庆终端区建设,优化空域结构,健全军民航协同运行机制,构建与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相匹配的空域格局。完善航路航线网络,拓展东西向大通道。优化完善成渝地区往返华北、华东、华南的空中大通道。提升成渝地区进出藏空中大通道。优化完善成渝地区往返欧洲航线。统筹推进区域、终端管制中心和机场配套空管项目等建设,增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保障能力。以支撑世界级大流量航空枢纽运行为目标,以提升安全和效率为导向,着力加强流量管理,优化管制方式和间隔标准,加快新一代航行技术应用,推进空管信息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管理。优化中小机场进离场航线,推进监视管制方式运用,提高空管系统对中小机场空管信息服务、人员培训等支持水平。

四、坚持共建共享,打造便捷高效的航空服务网络

(八)构建便捷航空出行服务。

以航空服务通达性和便捷性国内一流为目标,加快构筑“干支通、全网联、体验好”的成渝机场群航线网络。发挥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支点作用,加快打造联通全球、覆盖全国的航线网络,与主要国际城市实现高效联通,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实现快线运营公交化。以国际中转为重点加快提升枢纽竞争力,推行行李直挂、通程联运和跨航司便捷中转。加强网络优化和资源协同,增强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对改善中小机场通达性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进藏航线的主通道地位。发挥国航、川航、重庆航、成都航等基地公司的主力军作用,加大运力投入,创新成渝两地服务一体化、出行便利化的航线产品。充分挖掘川渝特色文化、旅游和消费等资源,提升航空服务多元化、大众化水平,推进成渝两地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一体化,支撑成渝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消费中心建设。

(九)打造高效航空物流服务。

以畅通供应链、稳定产业链为目标,以成都天府和重庆新机场为战略支撑,用足用好成都双流、重庆江北等现有机场货运设施,突出效率成本综合优势,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提升航空物流竞争力,打造与成渝地区产业布局和消费升级相匹配、支撑西部对外开放的国际航空物流集散中心。面向航空、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需求和电商速递、生鲜冷链等消费需求,加快提升国际邮件快件、航空转运、跨境电商和冷链物流等专业化保障能力,打造电子货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机场口岸功能建设,提升7×24小时通关效率。发挥客机腹舱和全货机的组合优势,支持货运航空、快递物流等企业在成渝地区设立基地,提高货运航权时刻资源供给匹配水平,建设以国内重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的货运航线网络。积极发展卡车航班,推进空铁联运示范运行,打造辐射西部地区的物流集疏体系。面向高技术产业园区等主要航空货源地,积极布局航空物流设施,试点推进关检前置等管理创新,定制化开展物流服务,确保供应链安全高效。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无人机物流服务。支持设立货运航空公司,提高航空货运专业化水平。

(十)提升通用航空发展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管理的发展原则,加快构建通用航空基础保障网、低空运行网、应急保障网和多元服务网,汇聚通用航空产业链,建设全国通用航空产业高地。完善运输机场通用航空保障功能,有序推进通用机场和起降场建设布局。总结推广四川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推动拓展低空自主飞行空域,简化飞行任务申请及审批程序。布局建设飞行服务站,纳入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联网运行,提高成渝地区低空监视能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通用航空的应用。发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主力军作用,带动形成满足航线运输、商业飞行、私人驾驶、无人驾驶航空器等多层次需求的多元化、高水平飞行培训市场。创新政企合作模式,打造成渝地区30分钟航空医疗救助网,建设覆盖川渝全域的航空应急救援网。积极推进低空旅游、短途运输、航空运动、公务航空等通用航空业务多元化,拓展通用航空市场空间。发挥航空产业优势,支持无人机和通航制造等加快发展形成优势产业。

五、坚持创新驱动,共创民航科技创新和产业高地

(十一)打造一流民航科技创新中心。

面向民航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加快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建成亚太领先、国际一流的民航工程技术创新及应用验证基地。依托民航科技示范区一期工程,发挥成渝地区科教资源优势,集聚民航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航科技创新中心。聚焦民航重大工程和科技前沿,在航空电信、航空物流、民航交通流、机场运行与控制、航油航化、通用航空、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试点验证。积极优化产业创新政策环境,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产品研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科技支撑能力。完善民航科技服务体系,开展研发设计、实验验证、检验检测、中试放大、技术熟化、工程化配套、产业化示范和标准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汇集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科技与产业交叉融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航创新产业集群。支持高高原航空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研究建立高高原航空人员健康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鼓励行业和地方智库研究设立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发展研究中心。

(十二)推动民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发挥航空运输市场优势和自贸试验区、中新合作示范区制度创新优势,高水平建设成都、重庆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并积极申报天府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打造航空经济指向突出、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民航产业高地。以航空装备、航空电子、无人机等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制造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发挥航空市场规模优势,支持国产民机示范运营,增强客货机改装、国产民机运维等专业能力,打造航空维修产业集群。

深化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合作,建设中新航空产业园,推动两地机场全面合作,打造第三方飞机维修中心。发挥空港枢纽优势,联动陆海新通道,统筹打造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和现代物流产业,完善商务、会展、贸易和金融等产业布局。发挥机场商业平台功能,推动发展“首发经济”“首秀经济”,成为展示川渝品牌的新消费载。

(十三)建设高素质民航人才基地。

依托成渝地区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优势,提升民航特色专业学科能力建设,完善多领域、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民航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加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新校区和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建设,支持川渝高水平院校拓展民航专业教育,加大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高素质民航专业人才供给。发挥川渝地区民航人才需求大、运行场景多等优势,支持机场、航空公司、空管和直属院校等单位领导干部及专业人才到地方交流锻炼,提升民航人才综合能力素质,协同打造多专业、多领域的民航人才实训体系,增强西南地区民航人才战略储备功能。积极支持西部民航人才培养,创新对口帮扶模式,为西藏等偏远地区民航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鼓励成渝地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交流。完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面向全球引进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和卓越创新团队。

六、坚持合作共建,携手构建区域民航协同新机制

(十四)深化多领域民航市场化合作。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为目标,深化战略互信,推进川渝两地机场集团交叉持股,推进全方位合作。突出比较优势,强化资源互补,发挥组合效能,推进两地机场集团率先在国际航线、中转集散、空地联运、应急保障、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互利合作,联合信息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共同开展智慧机场示范建设。深化机场与基地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焦国际航线、联程联运和服务创新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在成渝主要国际航线市场开展联营合作。完善民航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项目。

(十五)健全区域民航战略协同机制。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利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机制,深化局省、局市合作,构建两省市和民航共同组建的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2+1”沟通协商机制,加强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政策协调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成渝地区民航重大布局和关键资源的统一规划、统筹配置、协同审批,在解决空域资源、互联互通、口岸通关等重大问题方面形成合力。统筹国际航线培育政策,推进跨行政区域务实合作,打造高水平区域一体化市场。地方有关部门、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企事业等有关单位构建工作协调机制,合力推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两省市政府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推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落地实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