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行旅图

更新时间:2024-08-29 14:50

《关山行旅图》是五代时期画家关仝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作内容

画上方峰峦高耸,气势雄浑,山中云气缭绕,兀石丛立,山峰迭起,峡谷溪流,渐远渐深,于山腰的杂树中,有飞檐朱栋的古寺一座。山门外是一条盘山而下的道路,道中有两人顺着台级向上攀登。山脚下一座板桥横跨河流,桥上还有行人。在桥左端悬崖根与河滩交接处铺有一条栈道,并有几匹驮马从栈道上走来。画面近处是茅舍商店,商贾往来,停骏驻游,鸡犬相闻,极富生活气息。特别在店前那相对匍伏地上的两人,像是在行古礼。

画上钤有南宋末年宰相贾似道之印,元代皇室于1330年左右用的“天历之宝”鉴藏印,明内府、明晋王府及清安岐印。

创作背景

唐宋之交的五代,时局动荡,政权更迭,但山水画却发展显著,地位突出。无论选材还是技法,相比晋唐绘画都有巨大飞跃,山水不再以人物画的背景存在,而是被作为生息的环境细致描绘。关仝也受诱人的大自然景色的感召,孜孜不倦地寻觅着既能真实重现大自然的景色。

关仝一方面学习荆浩那种“气质俱盛”的表现技法,一方面学习荆浩那种“写松万本”的重视师造化的精神,深入秦岭、华山一带的崇山峻岭,面对自然景色,进行刻意的写生。《关山行旅图》为关仝的代表作品,画中其山水画道之精深可见一斑。

艺术鉴赏

构图

《关山行旅图》以一条河从左向右斜下而流,将画面分割成“Z”字形,兼顾高远法与平远法。河右边是起伏的山峦,以高远法向上画出巨峰,突兀高耸,形如卷云,这是关陇山川的特色;山间树木,均是空枝无叶或有枝无干。

《关山行旅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上部的一座大山,这座山峰几乎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一的面积。山顶外轮廓是以粗壮弯曲的弧线,向左右扩展,然后逐渐向内收缩,使巨大的山头,有一种向左倾斜的危险;接着又渐渐向外延伸成八字形,这样山势显得更加奇险。在这座巨峰左边,有两座尖尖的小峰,与先前那座巨峰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两座小峰在视觉上却能给人一种向上的张力,似乎在抵御旁边巨大山头的坠落。山腰云烟缥缈,山间楼观隐现,造成一种玄妙之境,令人神往。

画面中部,烟云深处流出溪水,从左上至右下贯串整个画面,形成一种对角线构图。溪岸边是一条从山上蜿蜒而下的山路,一行人马正在山路上行走。一座小桥横跨溪上,桥上也正有行人经过,作者用笔巧妙,通过一座小桥使得全画气脉相通,克制了生硬而使画面变得柔和。溪水两岸坡脚呈犬牙形,交错呼应,使画面更显出了真实生动,富有活力。

技法

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富有节奏感,所谓“以书入画”也。山石先勾勒后皴擦,用的是“点子皴”或“短条子皴”,笔法缜密,然后用淡墨层层渍染,故显得凝重硬朗。

在轮廓线内,作者用线勾出岩石的自然纹理,再加上点子皴,巨大的山头如快要崩裂一般。并且这座突兀的山峰并不像一般远山那样越近颜色越淡,而是层层叠叠的山石用较浓的墨色,用特有的粗笔勾线描绘,更妙的在于溪流的蜿蜒和山路的回转将它推得极远,所以并没有头重脚轻的压抑之感。

作者用笔采用“高远”与“平远”两法,所绘树木常常是有枝无干。在该画中:枯树、寒林确实都是枝干突出,而主干不甚明显。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一落墨则渍染生动,饶于墨韵,皴写山石,有如“刮铁”般的坚实、质感十足,都显示出关仝山水画的风貌。

名家点评

北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峰岩苍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远,磴道邈绝,桥彴村堡,杳漠皆备。”

北宋·李廌《德隅斋画品》:“大石丛立,屹然万仞,色若精铁,上无尘埃,下无粪壤,四面斩绝,不通人迹,而深岩委涧,有楼观洞府鸾鹤花竹之胜。”

历史传承

据收藏印玺,可知先后为贾似道、元内府、明内府、明晋王府及清安岐收藏,后入清宫,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2015年7月1日-9月29日,《关山行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典范与流传——范宽及其传派”上展出。

作者简介

关仝(约907~960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一作关同、关植。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