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古城墙

更新时间:2023-02-25 22:30

兴宁古城墙,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兴田街道兴城市区中心,史料记载,明成化三年(1467年)冬,兴宁知县秦宏奏报朝廷核准重建县城,改土垣为砖城,翌年夏建成。

历史沿革

史料记载,明成化三年(1467年)冬,兴宁知县秦宏奏报朝廷核准重建县城,改土垣为砖城,翌年夏建成。城高1.85丈、周长626丈、雉堞903个,环城掘濠,深0.7丈、宽2丈。

嘉靖四年(1525年),加建四个城门楼,并更名东门为平远门,西门为阜成门,南门为迎薰门,北门为拱辰门。现存兴宁古城墙绝大部分为明成化年间所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门、城墙仍保存完整,1958年后,城濠逐步填埋,现大部分墙基仍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城墙上开始有单位和居民兴建厂房和住宅。现南门(迎薰门)保留最为完整,北门仍保存内门,东门和西门在文革时期被拆除。

2009年,兴宁市政府投入巨资进行重修,较好地恢复了北门城墙段原貌。

建筑格局

兴宁古城墙包括迎南门(迎薰门)、北门(拱辰门)及古城墙。古城墙包括西北城墙、东北城墙、东南城墙及西城墙。底部用青砖堆砌,顶部为夯干墙。青砖规格不一,城墙上有多种铭文砖,印有“城砖”字样。

主要建筑

南门

南门(迎薰门),据兴宁史志记载,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坐北向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加建重门。主体建筑面阔22米,进深18米,高9米,建筑占地面积396平方米。拱形首门阔3.5米,高2.8米,拱形重门阔2.5米,高3.25米。两门相距11.5米,均用方形、长方形麻石块砌成。上层门楼则用土砖、木、瓦构筑,硬山顶。

北门

北门(拱辰门)坐南向北,建筑结构为三层建筑(第二层为五间),楼高14.2米,横 14.6米,纵 8.1 米,建筑占地面积118平方米,建筑面积328平方米。主楼拱门高4米、宽2.75米、纵1.63米,巷内宽3.6米。门楼基础4.5米砌麻石方块(长1.33米、宽0.25米、厚0.25米,有的稍大,有的稍小,麻石方块以上为青砖,木、瓦盖顶。

城墙

兴宁古城墙四段城墙中:西北城墙长298米,东北城墙长326米,东南城墙长350米,西城墙长290米,全长1264米,总分布面积8090平方米。城墙内宽6.4米,墙厚1米,高度不等,最高处1.67米。底部用规格不一青砖堆砌,如长0.42米、宽0.18米、厚0.08米;长0.34米、宽0.10米、厚0.05米,顶部为夯干墙。

历史文化

《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该城由知县秦宏于成化四年(1468年)夏筑成,“高十八尺有半,围六千二百六十尺,辟四门”,古城面积约0.28平方千米。兴宁市区石光街现存明代古城墙,大部分为成化年间所建,是当年祝枝山天天见到的场景。对于当时的县衙,该志第二卷也有详细记载,官署为“厅三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知县衙一区,旧在正厅东,今在后堂后”。祝枝山在县衙居住办公,有诗《县斋早起》云:“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瘴听鸡鸣。向来啸傲知多暇,老去驱驰敢自宁。有物解将王路塞, 何人填得宦途平, 拙谋果是因微禄,好傍吴田晏起耕。”

文物价值

兴宁古城墙古城门、古城墙相对较完整,兴宁是岭南县城唯一保存有较好的古城墙的县城。对研究兴宁明、清古建筑及明、清战争史、防洪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2008年9月,兴宁古城墙被兴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兴宁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0月20日,兴宁古城墙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5~2020年,兴宁市古城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20亿元,拆除1900多米古城墙上民房及城墙外建筑,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四个城门楼、1900多米城墙及城内部分古街道景观。

旅游信息

兴宁古城墙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兴田街道兴城市区中心。

自驾前往兴宁古城墙:从兴宁站出发,路程大约4.8千米,约需12分钟。从兴宁市人民政府出发,路程大约0.75千米,时间约需2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