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5 00:12
兵员动员,是指国家在战争和其他紧急情况下,根据需要所进行的征募兵员、扩充军队的活动。通常采取征召预备役人员入伍、预备役部队调服现役,以及地方部队和民兵武装成建制升级、现役军人停止休假和退役等一系列措施。其核心是使全部或部分预备役人员转服现役,将兵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
为满足武装力量作战对兵员补充的需要而进行的动员。武装力量动员的组成部分。包括临战、战时征集预备役人员和其他公民服现役,征召公民加入预备役部队和群众武装等。目的是满足武装力量扩编和补充减员对军官、士兵和文职人员的需求。对于武装力量迅速获得所需的军事人力资源,恢复、保持和增强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战争动员活动最初是从兵员动员开始的。在常备军出现之前,兵员动员就是民兵动员,遇有战时,氏族首领或国王通过击鼓鸣金等方式,征召有义务参军打仗的成年男子。在古代欧洲,希腊各城邦依靠征召自由民组成的民兵应付战事。罗马人最初同希腊人一样,每遇战事,征召自由民组成“民兵方阵”遂行作战任务。英国至公元605年已建立了由地方组织掌握的、由全体身体强健的自由民组成的民兵,以备战时兵员动员之用。在中国,西周时期实行的兵农(民)合一制度,被作为理想的兵员动员制度,为以后的封建王朝所效法。1792年,独立后的美国颁布实行《统一民兵法》,确定以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主体,规定每个18~45岁自由的、身体强壮的白人男性公民都是潜在的士兵,一旦需要,必须带齐自己的武器和装备从军。当常备军发展为国家武装力量主体以后,兵员动员开始以满足常备军战时兵员补充为主要目的,通过动员民兵等后备力量,使常备军的兵员数量达到作战所需的规模。进入工业时代后,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巨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为大规模的兵员动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兵员动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参战国经过初期动员,陆军的数量增长了2~4倍。德国军队从80万余人增加到382.2万人;俄国军队从138万余人增加到533.8万人;法国军队从88万余人增加到378.1万人。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各参战国(不含殖民地)被征召入伍的兵员达7000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1939年9月为170万人,1942年增至1050万人(含仆从军);美国军队1941年为180.1万人,1945年增至1212.3万人;苏联军队1939年1月为160万人,1945年1月增至1136.5万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通过持续不断的动员,总兵力从1937年的11万余人发展到1945年的约132万人。兵员动员的制约因素包括:①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特别是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②人们对待动员组织者、武装力量和战争的态度。③参加武装力量可能遇到的危险,以及动员政策和法规制度的优劣。④武器装备及其他物质保证条件。⑤军队平时保持的规模和战时伤亡减员情况,以及军队的装备技术水平、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兵员动员实施的基本做法是:①国家或政治集团根据战争的需要,进行兵员动员决策,确定兵员动员的任务、规模、时机和范围等,下达总动员令或局部动员令。②各类武装力量和兵役动员机关根据各自的任务,启动兵员动员计划和预案,逐级进行动员部署。兵役动员机关启用动员站、动员中心或征兵站,做好兵员报到前的各项准备和征集公民服现役的准备。武装力量做好接受兵员的各项准备。③按预先确定的通信联络方式,通知预备役人员到指定地点报到,面向社会征集役龄公民服现役,根据需要适当放宽公民应征服现役的年龄及其他条件。④兵役动员机关对已经报到的预备役人员和征集服现役的公民,配发相应的装备物资,进行必要的教育训练,而后组织动员输送,将兵员送到指定的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或民兵等群众性组织。兵员动员准备的基本做法是:①完善动员体制,加强动员机构建设,健全动员法规,制定动员预案。②建立预备役制度,储备训练有素的预备役军官和士兵。③划分兵员补充区,建立专业技术兵储备区,组建预备役部队,按军队扩编计划,搞好现役部队的兵员预编,提高快速动员能力。④坚持经常性的国防教育,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生的多场局部战争中,兵员动员呈现出规模较小、技术密集、速度更快和可靠性更高等特点。根据现役应急作战力量的需要,加强骨干兵员和骨干后备力量的动员准备,将成为许多国家开展兵员动员准备的重点内容。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