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4 10:51

具(拼音:jù),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捧起鼎的样子。“具”字的本义指“供设酒食”,也指酒食饭菜。后来由“供设酒食饭菜”,引申指筹办、准备,如:具备、具有。由此又引申为“完备”。由完备这个意义又引申作副词,表示全、完、都,可以修饰动词。“具”字由本义又引申指“物品、工具”,如:餐具、炊具。“具”字也作量词,用于棺材、尸体等。

文字源流

“具”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作图A,中间是“”字,外面是一双手。鼎是一种烹饪器具,也兼做食器。“具”就是备办酒食的意思。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具”大多数是双手捧着鼎的样子。“鼎”与“具”在构字中很早就开始混讹了。图2是西周金文,已经讹为“贝”形。许慎说“古以贝为货”不错,但与“具”字构形无涉。“具”所供置的是酒食而不是货贝。

“具”的春秋金文(图3)、战国文字(图5)、小篆字形(图5、6)仍然是双手举鼎,鼎的脚都被简化掉了,鼎体更像“目”字形。汉隶字形在秦篆基础上再一讹变,上面变成“目”字,下面的双手变成“丌”,成为楷书的“具”字。

“具”最开始是指的供奉安置、筹备食物、筹办宴席。“具”本身还可以作为酒食讲,这时是名词性质。食物一定要有容器,具又单指餐具;又由单指餐具,引申为泛指器物、器械,如文具、卧具、炊具、工具等。

任何器具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由此喻指为人的才能或人才。如姚崇《答张九龄书》:“仆本凡近之才,素非经济之具。”

筹备筹办的事情不仅仅局限在宴席上,还延伸到其他的事物上,例如《孙子·谋攻》:“具器械。”这里是筹备、准备军事设备。筹备完之后,做事就有了比较充分的资源,因此就有了“具备”“完备”的含义,于是就有了《大戴礼记·本命》上所说的:“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是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有五种行为是不具备、不完备的。这个意义又使得“具”有了副词的功用,表示全、完、都,可以修饰动词,例如“具告之”即全部、完完整整地告诉他。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近义辨析

具—俱

在古代,这两个字字音不同,义也不同。用作动词时,“具”表示准备,如:具卒乘(准备兵卒和战车)。“俱”表示偕同,如:与之俱(和它在一起)。用作副词时,“具”指宾语的范围,指一个人把一切事物都处理了。“俱”指主语的范围,指二人以上同做一件事。《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其中“具告以事”意思是把事情都告诉了(张良)。“俱去”意思是一起离开,“俱死”是指一起死。到了现代,副词“具”已很少使用,副词“俱”词义虚化,表示“全、都”,指主语的范围,如:两败俱伤、万籁俱寂。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𠬞(廾)部】其遇切(jù)

共置也。从廾,从貝省。古以貝爲貨。

说文解字注

共置也。共、供古今字,當從人部作供。

从廾,貝省。會意。其遇切,古音在四部。

古㠯貝爲貨。説從貝之意。

广韵

其遇切,去遇群 ‖ 具聲侯部(jù)

具,備也。辦也。又姓,《左傳》有具丙。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八部】具

《唐韵》其遇切。《集韵》《韵会》衢遇切。《正韵》忌遇切。竝音惧。《说文》:共置也。《广韵》:备也,办也,器具也。《仪礼·馈食礼》:东北面告濯具。《前汉·刘泽传》:田生子请张卿临,亲修具。注:师古曰:具,供具也。《荀子·王制篇》:具具而王,具具而霸。注:言具其所具也。

又与俱通。《诗·小雅》:则具是违。诗诂:俱也。

又姓。《左传》:有具丙。

又《诗·小雅》:尔牲则具。注:居律反,音橘。

又《韵补》:叶忌救切,求去声。汉马融《广成颂》: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虞人植旍,猎者效具。车弊田罢,从入禁囿。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八”,末笔捺改点。上半部窄而长,下半部“八”宽而扁.上半部从上半格延伸至下半格;框内三短横等长,第三横在横中线下侧,末横长,托上盖下。下半部“八”上合下开,底部齐平。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