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钞

更新时间:2022-05-28 11:56

冀钞(jìchāo)亦称“冀南币”。1939年10月抗日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流通于晋冀鲁豫边区。1948年5月后成为华北解放区本位币,同年底停止发行。

发行情况

冀南银行”于1939年6月开始在黎城县西井村筹建,1939年10月15日在黎城县小寨村和河北省南宫县同时宣告成立,到1947年10月时,“冀南银行”在总行之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区行、26个分行、173个县支行,机构遍及西至黄河、东达津浦路、北至正太路、南达陇海路的广大中原地区,辖区人口3000余万,已成为有实力的解放区银行,“冀钞”逐步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通用货币。

解放战争时期,“冀南银行”业务区域进一步扩展,成为根据地经济建设和刘邓大军中原逐鹿的重要后盾。到1948年冀南银行与晋察豫边区银行合并成立华北银行时,“冀钞”仍然作为华北地区的法定货币。同年12月,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北海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时,“冀钞”才退出流通市场。

面值

“冀钞”有19种面值,包括壹角、贰角、贰角伍分、伍角、壹元、伍元、贰拾元、贰拾伍元、伍拾元、壹佰元、贰百元、伍百元、贰仟元等。

存世珍品

2015年6月,“第五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抗战票证展”上,黎城县小寨村“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版1942年的半成品“冀钞”,这是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副会长杨宏伟先生收藏的。

这版半成品币是他20多年前从黎城县一小山村的村民家收藏到的。那个村民说,他家的亲戚当年是冀南银行印钞厂的工人,这些半成品币是打仗时留下来的。“冀南银行”当年位于黎城县小寨村。1942年的一天,冀南银行印钞厂工人在印制钱币过程中,突遭日军袭击,部分钱币只印刷了一个单面,而且还只印了一道工序,工人们便携带半成品纸币紧急转移。后因纸张受损,这些半成品纸币无法再上机印刷,只好使用背面改做记事本,得以幸存,实为难得。

黎城这位村民的“记事本”有一沓半成品“冀钞”,但杨宏伟只收藏到了其中的一个版。

每版半成品“冀钞”上,有17张只印刷了一道工序的钱币。每版大小与16开纸张差不多,每张钱币面值都是“贰拾伍圆”,票面呈绿色,四边有一圈花边,上面从右向左有“冀南银行”四个大字,下面是以山水树木为背景掩映的一座凉亭楼阁,凉亭图案下面是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数字下是绿花图案,图案上由右向左印有“贰拾伍圆”字样。再往下的一绿色横细条纹背景上,由右向左署有“民国三十一年印”,左右边花上分别印有“贰拾伍”字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