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6 01:18
“内外合邪”是中医发病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疾病常由人体内外邪气共同作用而引起。《金匮要略》所说的:“夫病固疾,加以卒病”。其实质上就包含内外合邪致病。
1. 内邪伏留最易招致外邪侵袭
所谓内邪,指的是伏留于人体内的致病因素。内伏之邪,所赅颇为广泛,如痰饮、瘀血等。
外感病日久不愈,邪气伏着不解,成为内伏之邪。如外受淫邪蕴而化热,或湿热外袭,直犯下焦,影响膀胱与肾的气化,导致小便淋漓不畅,尿道热涩疼痛,发为湿热淋证。湿有缠绵之性,湿与热合,胶结不解,伏着下焦。若遇外邪侵袭,每易引动下焦伏着之湿热,以致淋证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若湿热侵犯大肠,湿热郁蒸,损伤肠络,血败肉腐发为痢疾,邪伏不解,常因盛而致下痢赤白脓血粘液,反复发作,名曰休息痢。
邪自内生,伏着体内。人体内部因疾病而出现的病理产物,如果不能及时的祛除,而成为致病因素,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内生邪气,以痰饮、瘀血、气郁、郁热、湿浊、食积以及砂石等较为常见。痰饮由于脏腑气化失司,津液输布障碍,停滞结聚而成。痰为有形邪气,伏留体内,常结于脏腑,如宿痰伏肺,常因外感寒热而引触,使积痰内动,壅阻肺气,阻塞气道,发为哮病。故《证治汇补》说:“哮乃痰喘之久而长发者也。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博击有声,发为哮病”。瘀血内阻,妨碍脏腑,阻滞气血,必然会影响正气的抗病能力,从而易于招致外邪侵袭。气机郁滞,气化失常,脏腑功能失于协调,难以达到抗邪防病的最佳状态。因此,也易招致邪袭。如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之人,多易感触外邪,其感冒、外感发热的发病比率明显高于常人。内有蕴热,热壅气滞,卫外不利,热盛伤津,其抗御外热的能力下降,每每感受风热燥邪,或感寒而迅即从热化。故前人有“内里无伏热,不易受外感”的说法。湿浊内伏,常责之脾运失健,而脾运失健,则抗御湿邪的功能低下,此时外界湿邪则易内犯。约言之,内有伏着之邪,是招致外邪侵袭的重要因素,而体内邪气常为外感邪气的内应。
2. 外感邪气是内外合邪致病的重要条件
外邪致病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盛与否。正气旺盛,御邪有力,外邪难入;反之,正气不足,则外邪易于侵入。内有伏邪,说明人体正气本身不足,或原本失调,其御邪抗病能力必然下降,此时,外邪就成为内外合邪发病的重要条件。
外感邪气常随内伏邪气的性质而异。外感邪气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诸邪,属性有阴阳之别,风、暑、火属阳,寒湿属阴,燥则随热从阳,随寒从阴。外感邪气的阴阳属性常与内伏之邪的寒热性质依类相从,如内邪之属热者,易受阳邪,内邪之属阴者,易受寒湿。但也有例外,如内蕴伏热,复为外感风寒所束,发为表寒里热证,亦称寒包火证。
3. 内外合邪而发病病机更趋复杂
内外合邪,胶结难解。内外合邪,每每同气相求,即蕴热受热,蕴湿受湿,因寒受寒等。由于内外邪气性质相同,合邪发病,则其势归一,愈发难以解除。如膀胱湿热,气化不利,发为淋证。湿热内伏,易感外邪,以致其病反复发作,湿热煎熬,日久可使尿中渣滓结为砂石,导致石淋;而湿热内陷营血,复因外感,终则引发营血分伏热,出现神昏、谵语,甚则危及生命。
邪结不解,易伤正气。邪分内外,但伤人致病,性质则一,即邪正斗争必然损伤正气。邪气内伏,正气本已失常,复受外邪,内外邪气相合,其势愈盛,则愈伤正。如内蕴伏热,复受风热发为温热病。伏热以阴亏为基础,而热病以伤阴为最终转归,因而,内外俱热之人,最易发生伤阴竭液之变。再如,内有蕴湿之体,则是脾运失司,复为外湿所犯,内外湿邪交结,其势弥增,则最伤脾阳,碍脾运,终至脾虚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