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4 22:10
内迎香,经外奇穴名。出自《肘后方》。位于鼻孔内上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左右计2穴。布有鼻睫神经分支,筛前神经和上颌神经的鼻内支分布。主治中恶,猝死,喉闭,中暑,急惊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痒,不闻香臭,咽喉肿痛等。点刺出血;禁灸。
内,内外之内;迎,迎接,迎来;香,香味,泛指气味。穴在鼻腔内,与迎香穴隔鼻翼相对,故名内迎香。
开窍醒神,清热泻火。
位于鼻孔内上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左右计2穴。
在软骨膜及大翼软骨上;有鼻外侧动、静脉,鼻背动、静脉,眶下动、静脉的分支;布有鼻睫神经分支,筛前神经和上颌神经的鼻内支分布。
中恶,猝死,喉闭,中暑,急惊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痒,不闻香臭,咽喉肿痛等。
三棱针点刺出血,有出血倾向或高血压病患者忌用;禁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扁桃体炎,咽炎,中暑等。
配太阳治目赤肿痛;配印堂、合谷治鼻部疾患;配照海、上廉泉治喉痹;配太阳、大小骨空治一切目疾;配攒竹、太阳、前顶、上星治暴盲不见物;配太阳、两睥、上星治鹘眼凝睛症等。
部位首见于晋代《肘后备急方》,元代《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始命此穴名。
部位另说位于鼻孔内上部,与上迎香相对处的鼻粘膜上。
《肘后方》:“救卒死……取葱黄心,刺其鼻。”
《针灸大成》:“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血最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