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3 15:46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被称为Funds Transfer Pricing system,简称FTP。
释义
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全额转移资金的价格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下简称FTP价格)
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作用
与原有商业银行上存下借的资金管理体系比较,FTP价格体系通过管理模式、收入核算模式、管理调节手段、风险管理手段四个方面的变化,可以达到科学评价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指导产品定价和集中市场风险四项功能,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高效的发展。
(一)FTP价格体系实现的变化
1、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推行FTP体系后,资金管理模式将由资金的差额转移转变为资金的全额转移。在现有的上存下借资金管理模式下,分支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首先在分支机构内部进行安排和匹配,只有资金余缺部分才通过上存或下借与总行发生资金往来。而推行FTP体系后,分支机构所有的营运资金都通过FTP价格与总行发生转移,每笔负债业务通过FTP价格将资金上存给总行,并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每笔资产业务通过FTP价格从总行获得资金,并同时支付FTP利息费用。
2、净利息收入核算方式的变化。现行管理模式下,分支机构的净利息收入等于计息资产业务的利息收入与计息负债业务的利息支出之差,其中,与总行间的上存、下借业务以及联行往来业务都属于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业务。推行FTP体系后,分支机构的净利息收入等于每笔业务产品利率与FTP价格间的FTP净利差之和。由于分支机构的FTP净利息收支大小取决于分支机构资产/负债的规模、期限、利率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所以,推行FTP体系后,各分支机构净利息收入的变化程度不一,由此,必然会带来分支机构原有净利息收入贡献格局的变化。
3、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化。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与上存下借利率都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济调节杠杆。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比上存下借利率的管理调节作用更加直接、有效。因为通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银行可获得各类产品、业务、地区、行业、客户的价值贡献率,从而快速、有效决策,更好的支持目标客户的发展。而上存下借利率的作用点通常只是分支机构差额资金的筹资成本或资金收益,对银行内部管理与发展不具备借鉴作用。
4、总行与分支机构在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变化。上存下借资金运作模式下,分支机构承担利率风险,可用其吸收的短期存款来发放长期贷款,从中获得短存长贷的期限错配收益。推行FTP体系后,期限匹配原则下的FTP定价方法,使分支机构大部分产品的市场风险都被集中到资金中心实行统一管理。
(二)FTP价格体系的作用
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外部客户选择能力,反映银行的风险识别、度量、控制的能力;二是内部管理能力,要靠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反映;三是经济资本的管理运用能力,贯穿银行经营的各环节。在FTP管理模式下提供每笔业务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银行对每笔业务都可计算出其净利息收入与资本占用情况。这样,基于每笔业务的基础信息,银行就可按产品、按部门、按客户或按个人来衡量其对全行整体业务的贡献,通过量化指标将三者结合起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将这些量化结果运用于绩效管理上,银行可以根据不同考核对象所赚取的净利息收入及资本占用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运用于优化资源配置上,银行可以此为基础客观地比较不同产品的盈利性,从而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最有利可图的产品、客户群或地区;运用于产品定价上,可清楚地量化业务的资金成本或资金收益,从而在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获利因素的基础上制订科学的定价策略;运用于风险管理上,一是可以将全行利率风险统一到总行集中管理,二是可将客户风险程度与其他风险评价体系结合起来量化反映。
二、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基本原理
在FTP体系的管理模式下,资金中心负责管理全行的营运资金,业务经营单位每办理一笔业务(涉及资金的业务)均需通过FTP价格与资金中心进行全额资金转移。
具体地讲,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业务经营单位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业务经营单位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
在FTP模式下,分支机构利润来源主要有:1、借出资金收益。按FTP借出价格确定的应得收益与其筹集资金的实际成本之间形成的收益;2、资金运用收益。贷款收入与按FTP借入价格确定的应付成本之间形成的收益。
资金匹配时,如不能完全按照对应期限匹配,就会产生资金匹配收益。
FTP体系传统定价方法是:单资金池、双资金池、多资金池,运用平均成本法、边际成本法计算。现代定价方法是运用内部收益率价格曲线与现金流方法计算。
从商业银行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主要采用的期限边际成本匹配法,期限边际成本匹配法的主要做法是当贷款部门要求一笔贷款资金时,资金中心首先将该贷款与同期限的资金库匹配,当该期限资金库用完时,再匹配较短期资金库。当所有较短期资金库用光时,再匹配较长期资金库,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确定
1、研究、确定产品属性。决定产品的主要特征主要有:本金摊还的方式、利率型态、到期日等基本要求,所以研究、确定产品属性要首先以期限划分不同的产品,然后按照以上因素确定不同的产品分类,根据不同的产品,适用不同的资金转移定价方法。
2、根据产品特性选择不同的资金定价方法。现阶段根据商业银行产品特性,适用两类的资金定价方法,第一类产品是具有确定期限、本金一次支付、利率类型为固定利率 (整个业务期内产品利率固定不变)或定期调整利率(产品利率跟随某个利率按一定的周期进行调整)业务,采取收益率曲线决定基础FTP价格;第二类产品是本金按固定周期和确定金额分期支付、利率类型为固定利率或定期调整利率资产业务,采用现金流方法确定其基础FTP价格。
3、决定基础的资金转移定价。第一类产品基础FTP价格可以参考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不同期限资金的拆借利率,加上银行从市场融资成本及其他调整因素确定。
4、计算资金转移定价加码,决定最终的资金转移定价
工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取向
资金管理体制是制定工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前提基础,不同资金管理体制需要有不同的且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差额集中配置与全额集中配置相比,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应当有所差异甚至较大差异,并且全额集中配置在利益调整关系和操作技术关系上比差额集中配置要复杂得多。根据工行系统内部资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资金借贷制”取向,应当按照“全额集中、按效分配、合理计价”的原则改造工行系统内部资金配置机制的实现形式和内容结构,以及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
一、资金资源全额集中
总行(分行)把分行(支行)的所有资金资源(包括各项存款、同业存放、汇出汇款、各项应付款、所有者权益等)实行全额集中管理。通过以分行(支行)为单位设立 “全额集中资金”、“定期上存资金”帐户进行核算,确定合理的资金资源上存价格水平。
二、资金资源的择优配置
以总行(分行)为系统资金资源配置的主体单位,分行(支行)为系统资金资源配置的对象单位,按照资金资源运用性质,将支行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借用资金分成备付资金限额借款(包括人民银行往来备付、系统内往来备付、现金备付借款)、各类准备金借款、信贷资金平衡借款、内部资金占用借款、信贷资金缺口借款5大项目,根据“效益优先,择优配置”的原则确定资金资源配置的项目结构和区域结构,分别确定合理的资金资源借用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