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1 17:13
在退火过程中金属要发生再结晶形核和核的长大过程,新生晶体的取向与变形基体中的晶体取向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再结晶完成后,材料中的晶体取向往往偏离了随机分布状态,再结晶织构和变形织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关于再结晶结构的形成存在定向形核和定向长大两种理论。定向形核理论认为,金属塑性变形时,有许多晶块的取向在形变过程中会流经某些空间取向,因而在这些位置上会残留一些细小亚晶。退火时,由于回复作用,这些亚晶会转变成再结晶晶核并吞并变形基体而长大,最终形成再结晶织构。关于定向形核,有高能微区说和低能微区说。
前者认为再结晶晶核在晶格弯曲最大的区域形成,因退火时高能区易形核释放能量。后者认为在能量最小的稳定区域内核优先形成。持这种理论的有伯格斯(w.G.Burgers)、迪拉莫尔(I.L.Dillamore)和哈钦森(w.B.Hutchinson)等。
定向长大理论认为,在变形基体内已存在各种取向的晶核,它们在退火过程中都可能长大。但是,只有当晶核与基体之间具有某种确定的取向关系时,它们之间的晶界才具有最大的迁移速度,晶核长大最快,从而形成再结晶织构。实验表明,具有最大晶界迁移速度的晶核与基体之间的取向关系视金属的晶体结构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