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长江

更新时间:2024-04-26 14:04

《再说长江》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33集电视纪录片,是继1983年的《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再次摄制的全景展示长江流域自然、人文风貌的专题纪录片。该片以长江自西向东的自然流域作为贯穿全片的纵线,提炼多个长江领域主题性内容作为横线,展现出一个广阔、鲜活、生动而耐人寻味的影像长江。

剧情简介

1983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电视节目《话说长江》;20年后,《再说长江》摄制组又一次沿着长江进行大规模拍摄,完成33集电视纪录片。影片是对20年前脚步的追寻,在寻找当年的人物、往事的过程中,反映了中国沧海桑田、日新月异的变化。水源、浪涛、城市、乡村、生活、观念,都呈现出新的活力和面貌。江边许多人,两岸多少事,从江之源到入海口,展开来一幅幅有关长江流域生态和社会的浩繁画卷,留存的是富有时代特征的“影像长江”。

分集剧情

分集剧情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2003年8月,该片经中央电视台编委会批准作为重点项目立项。2004年8月1日,该片在长江源头开拍。摄制组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行走在万里长江之上,飞越了长江沿岸12个省市,拍下了55000分钟长江的影像。该片中有很多《话说长江》的镜头重现,《话说长江》中的很多人物也重又走进新片中。

为全面了解《话说长江》播出后长江流域的突出变化,把握拍摄《再说长江》的立意,摄制组制片人刘文、编导李近朱等一行,在策划期间曾到长江委与委领导和专家座谈,了解长江水系最独特的地域现状、反映长江流域历史变迁的遗存、重大水利工程概况及对长江具有特殊意义的支流和湖泊,使全片体现水的特殊内涵、对人类影响的深刻意义等。

该片拍摄过程中有许多个“第一”:第一次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了长江源头的影像;第一次用直升飞机记录了海拔5800米的长江之源;第一次飞跃万里长江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航拍;第一次运用真实再现和动画合成的方式演绎了长江文明的源流;第一次运用高清动画和卫星遥感航拍的方式,展现了长江的生命脉络。

主创团队

职员表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发行信息

2006年7月15日,时长90分钟的《再说长江》开播特别节目《以长江的名义》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2006年7月16日,《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正式首播。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纪录片同名图书也于播出之际同步发行。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再说长江》内容的丰富性,恰似一部以长江为观察视点的检阅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百科全书。一部33集的洋洋巨作,涉及从历史到当代的“宗教,哲学,艺术,生活”,自然保护,交流对话,和谐发展等全球性的主题。真正是一部关于中国和世界对话,和平发展的百科全书。它通过大量鲜活的人物和情感的细节,赋予了这种全景以鲜活跃动的生命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路海波评)

《再说长江》的画面构成很丰富,既有年代久远的历史资料,又有《话说长江》中的对比影像,有情景再现的远古文明场景,还有大量运用动画技术制作的长江水系图和工程原理演示。各种类型的画面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视觉信息系统。片中可谓无景不美,无论是拍摄角度、景别,还是色调、影调,每一个画面都经过了精心构图。许多画面无不见拍摄者的匠心,也因此而令人难忘。(《中国电视》雷卫评)

《再说长江》创作者们用“天”、“地”、“人”文化思想,表现出一条负载多重意义的长江。在片中,有很多的镜头和解说词着重表现了长江的新考古、新经济、新景观、新文化。与“天”、“地”、“人”创作思路相对应,这部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以普通人为主体,透过平平凡凡的人来透视长江的生命力,通过“小我”来折射长江的巨变。相比《话说长江》,它采用大主题和小细节穿插的方法,将大主题放在后景,将故事和人物置于前景,使得长江更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让观众看到一个你我他视角里的长江,看到一个年轻的、朝气蓬勃的长江。(《当代电视》李小丽评)

负面评价

如果说《话说长江》是电视节目,其多种新元素如主持人、征集主题歌曲、动态的结构、与观众的互动等等的采用都是体现一种大众传播意识的话,《再说长江》则是一部大型的经营出来的纪录片。纪录片《再说长江》力求做得精致,注重画面的完美,叙述的严谨,结构的完整,充满了理性,却很难再有《话说长江》的激情,也难以坚守20世纪80年代电视人的那一份纯情,有时会有追赶新潮的意识,某些地方则难免会流露自我的倾向。诗人气质过重,传媒意识淡漠,这一点恰恰体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界的一个倾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何苏六评)

纵观整部片子,集与集之间用力不够均匀,缺少一个内核来架构整部作品,因而呈现给观众的就是内容的杂乱无序,这体现出主编导和单集编导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同时,尽管整部纪录片语言风格不统一,给创作者提供了较大的发挥余地,但是,整部片子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来结构全篇的话,自然是散乱而无头绪的。同时,集与集之间勾连不紧密,缺少悬念,也难以让观众形成收视期待,影响整部纪录片的播出效果。(《中国电视》牛慧清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