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7 14:29
冒籍,假冒籍贯,科闱弊端之一种。清制,凡科举考试,各省参加考试的生员名额以及录取名额,均有限定,录取之规定亦有别。故士子参加考试,必归于本籍(亦可在本籍与寄籍中作一选择)投考,不得越籍赴试。但有的士子为了取巧投机,假冒他省之籍投考者,称之冒籍。
古代科举中因“冒籍”事件而引起的案件不断发生,严重的还破坏了边疆地区的安定。科举时代,“冒籍”现象之所以出现,归根到底还是政府考虑区域公平、各地科举录取宽严不一导致的结果。从宋代起,固定解额制、分区取士制和分省取士制的实施,使各地区有了固定的取中名额,这就使得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向边远地区流动,导致了“冒籍”现象的产生。明清两代,“冒籍”问题尤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明清两代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制止这种现象,一方面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维护统治者的地位、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安定。
乾隆年间的各地乡试的录取率:文化大省江苏是5.5;落后地区云南是53.8,贵州是21(单位:百万分之一)。落后地区的录取率是发达地区的几倍。
这种“高考洼地”,也引发了“高考移民”,古代称之为“冒籍”、“冒贯”。高分地区考生,通过过继、投亲、买地、冒名、串通官员等五花八门的手段,到低分考区参加高考。比如,大诗人白居易在家乡洛阳考取无望的情况下,投靠在宣州做官的叔父,在宣州冒籍考试。再比如,清代诗人、学者赵翼是江苏常州人,如前所述,江苏是科举考试竞争最惨烈的地方。少年家境窘迫的赵翼时来运转,去投奔在京津做生意的外舅,以“商籍”先入县学,后参加顺天(北京)的乡试,一举得中举人,之后殿试得探花。这种“南庠入北闱”就是冒籍,赵翼还写诗为自己开脱:“士穷则躁进,此事古来有;要当期大节,微眚岂足垢?”
在录取名额给定不变的情况下,客籍人参与考试,就等于挤占了本地的人资源。所以,古人对于客籍人在当地参加科举,是极敏感的,不肯轻易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