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30 09:02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使战争更具突发性,战争环境更加恶劣。在现代战争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参战人员将受到武器、战场环境、体力和脑力(精神)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影响指战员的身心健康和作业工效。因此,现代高技术战争对军人的体能、心理素质、认知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军事劳动生理学便由此诞生。
在长期的军事劳动实践中,人们逐渐积累了适宜训练、适量睡眠和充分给养与军事劳动能力关系等方面的经验。17世纪,血流动力学、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的发现,进一步为军事劳动生理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1786年,俄国军队卫生学家A.G.巴赫拉赫特撰写的《良好生活秩序》一书,阐述了军事劳动时休息、劳动强度、睡眠等军事劳动生理学问题对维护部队战斗力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英和加拿大等国军队相继开展了以增强军人作战能力和工作效率为目的的军事劳动生理学研究。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了军事劳动生理研究所,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和航海作业时的生理学问题研究。有关医学科研机构和各军医大学等相继建立了与军事劳动生理学相关的研究室和教研室,开设有军事劳动生理学课程,主要研究训练、行军、营养、高原、寒区、热区、电磁辐射等与军人劳动能力的关系,以及增强军人体质和抗疲劳措施。先后出版了《军队卫生学》《战时军队卫生》《军队卫生工作手册》等著作,其中有关章节阐述了行军、训练、给养等军事劳动生理学问题。1992年,出版了《军事劳动疲劳研究》等军事劳动生理专著。①影响军人劳动能力的限制因素。包括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能量物质的代谢和转化,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等有关系统的功能状态,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等。②营养素与提高军人军事劳动能力的关系。包括劳动时热能消耗与劳动效能,特殊营养素与提高军人劳动能力的关系等。③适宜的睡眠,劳动的强度、时间、频率和体位与持续劳动能力的关系等。④军事劳动环境对军人劳动能力的影响及防护。包括军事劳动环境中冷、热、高压、低压、激光、微波、电磁辐射和战斗应激等因素影响军人劳动能力的规律、机理及防护措施,提高军人对特殊劳动环境的适应和生存能力。⑤训练与提高军人劳动能力的关系。包括军人劳动能力的极限和潜力,训练适应机制,最佳训练方案等。⑥军事劳动疲劳的发生发展规律,致疲劳的因素及机理,延缓疲劳发生和促进疲劳消除的措施等。①观察法。观察和记录军人在不同作业环境下,从事不同种类军事劳动时的生理反应,揭示军事劳动时人体功能活动的特征和生理反应变化规律,以及作业能力与环境的关系。②实验法。在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如用肌肉活检、电镜、酶学及电子扫描技术,研究劳动时的物质代谢;用细胞分离和培养、细胞膜片钳、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量测定技术,研究军事劳动时器官、组织和细胞功能的变化规律;用基因重组和基因克隆技术探索提高军人的军事劳动能力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改变了军事劳动的状况,为劳动生理学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增强军人体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军人对特殊或极端环境的适应和生存能力,探求高技术武器装备与人体功能的关系等,将成为未来军事劳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