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海洋学

更新时间:2023-07-06 18:20

军事海洋学是研究和利用海洋自然规律,为海上军事行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施海洋保障的科学,是在海洋科学和军事科学基础上结合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

历史

历史上很早就有利用海洋现象来达到某种军事目的的例子。如1661年郑成功的军队利用涨潮在台湾岛登陆,历史上也不乏由于不了解海洋规律而致海战失败的例子。

文献

19世纪中期,美国海军上尉莫里利用航海日志中的气象和水文资料编制气象图、海流图、水深图,开始了用科学方法指导舰船航行。他于1855年发表的《海洋自然地理学》是最早的、较系统地记述海洋军事利用的文献。

应用

军事目的是近代海洋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从潜水艇出现并用于军事活动之后,由于潜艇战和反潜战的需要,海军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特别是水下环境的研究,开始萌生军事海洋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舰艇的大型化,海军航空兵和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现代海军的活动范围在垂直方向上扩大到了海洋上空、海面直至海底;在水平方向上遍及全球包括两极水域在内的所有海域。

与此同时,海洋环境对海军的影响也加强了。如潜水艇的潜航、探测、警戒、追踪,以及水下发射活动,受到海水的深度、温度、盐度,密度,海水表面流和深层流,海水表面波和内波,潮汐,潮流,海水的透明度和水色,海洋的声学、光学和地球物理学特性,海洋污着生物、发光生物和藻类,海水的腐蚀性,海底的沉积物、地质构造,海水中的悬浮物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海水密度对潜水艇升降沉浮有决定性影响,潜艇可以停泊在密度很大的水层(液体海底)之上隐蔽待命,而进入密度极小的水层(海中断崖)时则会急骤下沉。潜水艇如遇上由密度引起的波动就会剧烈颠簸,甚至失去控制。只有充分掌握海洋环境,特别是水下水文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了解它们对潜水艇活动的影响,才能充分发挥潜水艇的战斗力。

其他海上军事活动,包括登陆、布雷、海上救捞和军事工程施工等,也都需要掌握海洋环境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军事海洋学得到迅速发展。美国1946年成立了海军研究署1959年制订了《海军海洋学十年规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军事海洋学规划。

范围

军事海洋学研究的问题范围很广,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海洋学调查研究、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环境保障。

海洋学调查研究

海洋学调查研究是利用各种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获取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并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或现场试验方法,研究海洋环境要素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而研究如何把这种规律应用于舰艇航行作战、工程施工、武备设计使用、后勤保障服务之中。研究的范围已从早期的海洋地理学、海道测量学。海洋气象学扩展到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底及海底深部的地质构造、海洋生态系统、海—气相互作用、大洋动力学和海洋医学等领域。

海洋工程技术

海洋工程技术除研制用于军事目的的海洋观测仪器、技术装备外,重点研究深潜技术、防腐技术。大型物体打捞技术、水下施工技术等。

海洋环境保障

海洋保障服务包括海洋资料、海洋制图和海洋预报工作。其中海洋预报包括海洋自然环境要素的预报,如海上天气预报,海水温度、盐度预报,波浪预报,潮汐潮流预报,海冰预报,晦雾预报,反潜战环境预报,最佳航线预报,海洋声学器材作用距离的预报等。

军事海洋学这三方面内容有许多是海洋学的基础性通用性工作。军事海洋学的研究重点是:海洋声学,包括海洋声学特性、声学器材;深海研究,包括深海底地质地貌、海底工程和水下施工技术;深潜技术,包括深潜装置、潜水医学和潜水技术等;以及反潜战环境预报。

军事海洋学同海洋学的各分支学科,以及气象学、水文学、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并需要应用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人造卫星等新兴科学技术。军事海洋学的历史不长,还处在发展阶段。

中国军事海洋学发展现状及前景

海洋战略基础

树立全民族的现代海洋观

南沙“314海战”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后,媒体曾报道:“中国海军具有远航协同作战能力,能远离大陆有效地维护领土主权责任”。我们在为海军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自豪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海军虽有一定规模,但装备还不先进,进攻防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赋于海军的使命极不相称。

海军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一个战略军种,是国家海洋战略的支柱。海上斗争的历史说明,海洋利益的多少往往与投入的海上力量成比例,具有强大海军的国家必然受到邻国尊重。没有海军作后盾,海上开发、科学研究、海上运输和远洋捕捞都易受侵犯或干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