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

更新时间:2024-06-17 20:25

军神,对用兵如神的人的一种称谓中国当代的代表性人物:蔡锷将军、刘伯承元帅。

名将介绍

蔡锷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蔡锷曾经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朱德曾这样回忆他与蔡锷在反袁护国战争中的晤面:朱德遵照蔡锷预定的计划,率领革命士兵驱逐了帝制派军官,宣布起义,并全体开往昆明。到达昆明后立刻赶到蔡锷的司令部,正赶上蔡锷和参谋们开会。朱德说,当蔡锷起身向他们走去的时候,“我大吃一惊,说不出话来。他瘦得像鬼,两颊下陷,整个脸上只有两眼闪闪发光,肺结核正威胁着他的生命。那时他的声音已经很微弱,我们必须很留心才能听得清。当他向我走来的时候,我低头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虽然命在旦夕,思想却一如既往,锋利得像把宝剑。我们坐下来,他说明了全国各地起义的计划,并且说云南必须挑起重担,等待其他各省共和派力量组织起来。

三天之后,我们就要出兵四川,袁世凯一些最精锐的部队驻扎在那里。……蔡锷对我们说,要立刻出兵贵州,扫荡袁世凯在那里的部队,然后转道广西,直奔滨海的广东。第一军和其他附属部队要出兵四川,增援部队只要训练完成也应跟着上前线。”

蔡锷说完,朱德问他:“可是你不能带队去啊!你有病,要送命的。”蔡锷望望他,又把眼光移到别处,说,“别无办法,反正我的日子也不多了,我要把全部生命献给民国。”

蔡锷的护国军出师,对袁世凯震动很大,及至1915年12月25日云南宣布独立,在当天召开的国务会议上,袁世凯竟然语无伦次地抱怨说:“云南自称政府,照会英法领事,脱离中央。此事(帝制)余本不主张,尔等逼余为之。”众默然,可见袁世凯的惊慌程度。

护国第一军在川艰苦奋战半年之久,中间几月战事尤其激烈,处境艰难,但唐继尧在军饷、军需和兵员上都没有给前线任何补充。蔡锷说“自滇出发以后,仅领滇饷两月。半年来,关于给养上后方毫无补充,以致衣不蔽体,食无宿粮,每月伙食杂用,皆临时东凑西挪,拮据度日”。

护国战争胜利之后,蔡锷的病情已急剧恶化,几次向北京政府请假就医,都未能获准,反而临危受命为四川督军。当时蔡锷在全国威望极高,被视为“军神”,一到成都,“万人空巷,都想一望风采”。但朱德对此时松坡将军的回忆是,“蔡锷看上去像个幽灵,虚弱得连两三步都走不动,声音微弱……”

蔡锷临终前,由护士勉强扶起来,凭窗了望日本飞机演习,又一次受到刺激,他对身边的蒋百里说:“我早晚就要和你分手了。我们建设国防尚未着手,而现代战争已由平面而转立体,我国又不知道落后了多少年。”“我不死于对外作战,不死于疆场马革裹尸,而死于病室,不能为国家做更大贡献,自觉死有余憾。”随即口授随员遗嘱,精神尚一丝不乱,遗嘱句句关乎国家大计,无一语及家事。

蔡锷将军护国讨袁再造共和,名动一时,被当时被称为军神且为民国国葬第一人,其人清正廉洁,是朱德、叶剑英、唐继尧、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校长,编有曾胡治军语录为北洋政府黄埔军校、延安根据地印发学习,以3000之众(3月无援无饷)破袁世凯5万之敌,之后病死异乡,英年早逝,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被尊称为“中国第一军人”,为历史和后人铭记。

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现代军事家。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入学生军,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过泸顺起义、南昌起义,先后任过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军事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的迈进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915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当德籍沃克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未用一点麻醉药。他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吭一声。沃克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1986年10月7日17时40分,刘伯承元帅与世长辞。

徐向前元帅惊闻挥笔写了一首诗:“日暮噩耗遍京城,泪雨潇潇天地倾。垂首山川思梁栋,举目九天觅帅星。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邓小平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面对荣誉和功劳,他本人生前曾谦逊地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其主要著述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译著有《苏军步兵战斗条令》、苏军《合同战术》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