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2 09:57
被装装备和饮食装备的统称。
后勤装备的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军需保障任务的物质、技术基础,对有效保障军队人员生活和战场生存,保持和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古代军需装备品种少,结构简单。早期出现的军服,与老百姓的服装相似,没有统一制式,只是为了识别在颜色上有所区别。甲胄是军队最早的作战防护服,初期人们使用藤条或木质、皮革护甲,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后来出现了金属铠甲。古希腊军队使用过由头盔、胸甲和背甲板组成的青铜铠甲。古罗马人使用了罗马片状甲,由24块较大的青铜板或铁板通过内部的皮带和外部的系带连接在一起,后来欧洲还出现了锁子甲。中国汉代有用丝线将2244块铁甲片编缀而成的鱼鳞甲。古代军队炊事用具最早为陶器、铜器,后来逐步发展为铁质器皿。中国商代使用铜质釜、甑、鼎等烹饪器具,隋唐时期已有质地薄、重量较轻的铁质行军锅,野战烹饪时间相对缩短。
火药武器出现后,冷兵器时代使用的盔甲逐渐淘汰,军服有较大变化。近代军服在一段历史时期曾突出象征功能,讲究颜色鲜艳、装饰华丽,但无法伪装防护,不适应军人战术动作的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国军队使用了在战壕中具有良好隐蔽效果的卡其色、土褐色和灰色军服,法军、英军、德军相继在战场使用了钢盔,一些国家军队还使用了简易的人体防弹盔甲。随着军队机动速度的提高和作战范围的扩大,饮食装备由人畜携行式逐步转变为车载式。1814年,德军将锅和灶装配在两轮马车上,首次研制了马拉式野战厨房。1912年,俄军研制了轮式面包烤炉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法军、英军、奥地利军、美军及俄军等都使用了以马为牵引的炊事车。汽车出现以后,美军首次将野战厨房安装在汽车上,饮食装备车载化由“马拉时代”进入“汽车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需装备发展迅速。参战国军队广泛使用防弹钢盔,德军首先使用了迷彩作战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军需装备品种增多,功能更加完善。现代迷彩作战服已具有阻燃、伪装、防侦视等综合功能。防弹衣、防弹头盔防护性能逐步提高,并向轻型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有的还融合电子器材,具有环境感知和通信能力。单兵携行具、救生衣、被装洗涤车等也有较快发展。饮食装备不仅食品加工、冷藏保鲜及器具洗涤消毒等功能配套,而且利用新技术实现了食品机械化加工、作业电气化控制,食品加工效率和野战机动能力大幅度提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初期,由于条件限制,军需装备主要依靠战场缴获和民间征收,品种少,式样、规格不统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部队的服装样式、用料在一定区域逐步趋于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军需装备建设迈上了正规化发展道路,有了统一的军服样式、颜色、用料和标志符号,并区分了陆军、海军、空军军服。饮食装备主要有行军锅、压力锅、汽油炉、保温桶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需装备发展迅速。被装装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军礼服、军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系列,新型迷彩作训服、防弹头盔、防弹衣、单兵携行具、野战被服洗涤车等装备的研制成功,显著提高了被装装备的技术水平。饮食装备初步实现了车载化,炊事车、野战主食加工车、野战面包加工方舱、食品冷藏保温车等相继配发部队。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军需装备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功能日益完善,保障了部队作战、训练以及抢险救灾等军需保障的顺利实施。
世界各国军队的装备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军需装备分类各有特点。通常按保障功能,分为被装装备、饮食装备两大系列。
被装装备由被服、装具和保障装备组成。被服包括军队服装和睡具。军队服装主要分为礼服、常服、作战服和工作服四大类,每类服装又自成体系,分别由大衣、外衣、内衣、军帽、手套、标志符号等组成;睡具主要有棉被、褥垫、毛毯、蚊帐、睡袋等。装具包括人装具、马装具、阵营装具等,是军队人员和马匹在作战、训练和值勤时使用的制式用具。人装具主要有雨衣、水壶、单兵携行具、救生衣、防弹头盔、防弹背心等。被装保障装备主要有被装号型数据采集装备、被装修补装备与洗涤装备等。
饮食装备包括饮食加工装备、饮食储运与补给装备、餐饮器材。饮食加工装备用于制作饮食,是实施饮食保障的基本物质条件,分为固定式和机动式、便携式饮食加工装备。固定式用于营房饮食加工,机动式、便携式用于野战饮食加工。饮食储运与补给装备主要用于食品贮存、运送和补给,如食品冷藏保温车、食品补给车等。餐饮器材用于军队人员餐饮,主要有餐饮器具及清洗、消毒器材、设备等。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技术武器在未来战争中大量使用和战场环境的日趋复杂,军需装备将向综合化与高技术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被装装备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性能,向多功能化、系列化方向发展。饮食装备将增强饮食保障能力,提高机动性,向更加高效、适用和配套的方向发展。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