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1 21:11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的。1989年6月,批准立项。1991年10月,全面开始建设。1993年10月,正式对国内外开放。1995年10月,通过验收。2001年,参加生命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评为良好类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康乐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王祖望研究员。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以重大害虫害鼠为研究对象,宏观和微观结合,发挥生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重点研究害虫、害鼠的种群动态和暴发机制,繁殖行为与生殖调控,化学通讯与动植物协同进化,害虫抗药性治理与生物防治措施,以及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演变和转基因生物对虫害鼠害的发生及生物安全的影响等,揭示害虫害鼠种群变动与成灾机理,建立虫鼠害预警系统,发展害虫害鼠与植物和天敌的协同进化理论,提出生态调控的新方法,开辟无公害控制的新途径,为实现农业虫害鼠害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实验室现有研究员14位,博士生导师14位,其中45岁以下的占57%。实验室有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进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为中国科学院杰出人才,涌现出康乐、张知彬、张德兴等8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研究生的共同努力,本实验室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顾全大局和老、中、青配合默契的良好风尚,形成了以中青年研究队伍为主体、精干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合理的研究队伍。
实验室自建设以来,共完成各级课题130项,发表学术论文789篇,其中国际刊物论文109篇,国内核心刊物论文638篇。出版英文专著3部,中文专著17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技术转让项目11项。实验室围饶着国家目标和学科前沿,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草原蝗虫生态学研究阐明了复合种群发生动态及种群特征,揭示了内蒙古草原蝗虫区系组成、演替规律,区域和生态分布规律及与植被变化的关系。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比较了亚洲和北美草原蝗虫的生活史及蝗虫管理技术和对策,为国际上蝗虫的持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研究2001年1月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此外,棉铃虫灾害减灾对策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24项研究,分别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实验室自建设以来,始终把科技队伍的建设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通过精心培养和有计划的从国外引进学术带头人,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稳定了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基础知识扎实、勤奋踏实的优秀青年骨干,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的科技队伍。
实验室建设以来,共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荷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级访问学者95人次,实验室还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其它各种渠道,先后派出76人次到美国、澳大利亚、法国、韩国等国家的研究所、大学访问和合作研究,54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我室已同国际一些知名机构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有些研究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当中。其中,同澳大利亚CSIRO野生动物与生态所的合作,在鼠类不育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实验室主办和协办了6次国际会议。我室先后批准开放课题71项,这些课题促进我室前沿基础研究的开展,为进一步争取国家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