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8 14:01
“冥阨”是出自《吕氏春秋·有始》中“山有九塞的大汾、冥阨、荆阮 、方城 、肴 、井陉 、令疵 、句注 、居庸”,东汉高诱注:“冥阨、荆阮 、方城皆在楚”等历史记载。
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屋。冥,甲骨文(宀,房屋,指阴宅、地宫)(双手持日,意即仿造阳间建筑),表示模仿阳间宫室建造的地宫,供帝王或集权者在长眠中延续阳间生活。造字本义:供帝王或集权者死后延续阳间生活的地宫、阴宅,俗称阴间地府。古人为建皇陵开山凿石,常挖得很深,因此“冥”有“阴森幽暗”的引申含义。金文将甲骨文的“宝盖头宀写成“秃宝盖冖,将写成“日”,用“人”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写成“六”。
阨,释义阻塞;阻隔:陆出则阨于两山之间;艰危;灾难:君子不困人于阨; 逼迫;困迫:两贤相阸;限界;障碍。《说文解字》解释“阨,塞也”。字源解说:厄,篆文(厂,石崖)(卩,屈服的“人”), 造字本义:人在巨大的石崖面前无路可走。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人在崖下为“厄”,人在崖上为“危” 。崖阻路途为“厄”,有路不通为“亚”。
隘字《说文》籀作《玉篇》本作阨,《集韵》或作阨。隘楚帛书阜,山路长尾巴的野兽,造字本义:山谷间野兽穿行的狭窄通道。籀文两个“阜”,表示两山之间张大的口、下披的长毛,像野兽,强调野兽出没穿行的、山谷间的夹缝。篆文误写成(阜,山),(益,溢,横流,表示山洪暴发),表示容易暴发山洪的山谷。
“冥阨”出自《吕氏春秋·有始》中“山有九塞的大汾、冥阨 、荆阮 、方城 、肴 、井陉 、令疵 、句注 、居庸”,东汉高诱注:“冥阨、荆阮 、方城皆在楚”等历史记载。亦作“ 冥隘 ”。亦作“ 冥阨 ”。 古隘道名。即今 河南省信阳县东南平靖关,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大隧 、 直辕 二隘并为淮汉间兵争要害。《左传·定公四年》:“我悉 方城 外以毁其舟,还塞 大隧 、 直辕 、 冥阨 。” 杜预 注:“三者, 汉东之隘道。”《墨子·非攻中》:“古者吴阖闾 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注林,出於 冥隘之径,战於柏举 。”《史记·魏世家》:“伐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 又不为也。” 章炳麟 《冥阨歌》:“苕苕古冥阨,一夫当枭棊。
自2014年在湖北省与河南省界发现楚方城遗迹,到2016年10月1日航拍老河口与淅川县邓州市交界的三尖山至朱连山杏山楚方城后,同时在今老河口市袁冲乡六官营村的二劈山顶的山寨遗址中心,发现山顶上巨大的可屯兵藏兵的山顶洞庭及山寨遗址,因其在朱连山与杏山楚方城通向北方的唯一出口,在楚方城荆阮塞、连堤以南的楚国防御范围以内,发现是符合东汉高诱注:“冥阨、荆阮 、方城皆在楚”历史记载“冥阨”塞。
自2016年10月1日“中国当代徐霞客”的《十堰晚报》记者税晓洁和西安《新媒体》王编辑,来老河口航拍老河口的楚长城的考察以来,在汉水以东的老河口北境的楚长城遗址圈里,准确的拍到“禹家寨”、“堰寨”、“大山寨”等以圆形城址的“荆阮塞”和发现七里岩的苦菜之地、茯苓沟、艾家沟及四河淤的于地及于东的方城遗址地后很是激动,取得楚方城考察的新进展。
遗憾的是,《吕氏春秋·有始》中“山有九塞的大汾、冥阨、荆阮 、方城 、肴 、井陉 、令疵 、句注 、居庸”,东汉高诱注:“冥阨、荆阮 、方城皆在楚”的“冥阨”塞还没有找到?
关于楚国方城内的荆阮、冥阸、方城、方城山、方城塞、方城关、城墙、烽燧,严格的说都是不一样的城防建筑?不然关于楚方城和楚长城,不会有那么多不同名称的?为寻找到名副其实的“冥阨”之地,从汉字“冥阨”及相关连的字查起,看看究竟什么样的地方才会是“冥阨”地?
“冥阨是古隘道名,亦作冥隘、冥阨,即今河南省信阳县东南平靖关。为古九塞之一。与附近大隧 、直辕二隘并为淮汉间兵争要害。《左传·定公四年》:“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 、直辕 、冥阨” 。杜预 注:“三者,汉东之隘道”。《墨子·非攻中》:“古者吴阖闾教七年,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注林,出於冥隘之径,战於柏举”。《史记·魏世家》:“伐楚 ,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章炳麟 《冥阨歌》:“苕苕古冥阨 ,一夫当枭棊”。
详查“冥阨”平靖关,是“义阳三关”之一,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因信阳在南北朝时为义阳郡治得名。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豫鄂两省交界处,为淮河之源的大别山隘口。
九里关,于河南省罗山县西南3公里铁铺乡九里关村。春秋时称大隋关,后又称黄岘关、广蚬关,百雁关。与汉水最近的汉江入长江口汉口直线距离是290里。平靖关又名行着关、恨这关,在今信阳县西南,平靖关离汉口300里。武功胜关又名武阳关,处三关之中在广水市武胜关镇离汉口240里。信阳的义阳三关,都是淮河流域的关隘,三关均远离汉水。
特别是被称为“冥阨”的平靖关,隔着随国随州枣阳及汉水,远离汉水以西战国时期楚皇城宜城郑集镇皇城村310里,在汉水以西的郢都纪南城440里以外。楚国筑方城主要是防御秦国,研究认为,无论春秋战国平靖关远离秦国,在相反方向的平靖关根本不能有效的以汉水为池,护卫楚都?
按照东汉高诱所注:“冥阨、荆阮 、方城皆在楚”,只字未提“曾随申息”。从楚国推行把所灭诸侯国悬于国门之外的县制。西周时期,信阳境内分布着申、息、弦、黄、江、蒋、蓼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688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为县公进行管理,设置了直属于楚国中央管辖的地方政权申县、息县。楚国灭申国息国后,有建申息之师记载,无关于“申息之师”筑冥阸关方城的记载。楚王固守楚国丹阳,遥控指挥各县尹即高枕无忧了,即使县尹谋反叛乱,也肉烂在锅外的县域,不及楚国国门以内的安危。
按照枣阳郭家庙曾候墓遗址地的古曾国范围,莫说平靖关是楚国的关隘了,估计连汉东随国关隘都不是?从以楚国为中心的对外防御体制分析,500里外的信阳平靖关,远在楚国国门之外。信阳县东南桐柏山脉与大别山脉交会处的平靖关,在随国的随州以东60里外,申国邓国相临的五十里楚国丹阳地理位置不符?平靖关只有符合“阸”的险要地势,没有地宫之类符合“冥阸”之地?疑信阳平靖关不是楚国方城塞的“冥阸”?
关于“冥阨”塞,在研究洞庭湖为云梦泽时,曾研究过洞庭、洞庭山、洞庭湖的问题?所谓洞庭山、洞庭湖都是因有洞有庭之山的洞庭而来的?2015年4月25日“楚长城圈定楚国和丹阳只能在老河口”文中就怀疑老河口袁冲乡二劈山的鸿磐寨为方城寨及洞庭山的问题,当时没考虑“冥阸”,查完“冥阸”字后,更坚定了当初洞庭山的判断。
二劈山山寨墙周围围成的荆棘墙 现状
鸿磐寨:位于老河口袁冲二劈山最北端基本为平形的山顶上,鸿磐寨东西南北四周都古有寨墙和寨门。解放后因袁冲建设石灰窑厂,把鸿磐寨四周的石寨墙全部拆毁,作为烧石灰的石材了。现在看到地图上的鸿磐寨轮廓,只是鸿磐寨墙基上长出的荆棘灌木丛的痕迹。
从卫星地图看,鸿磐寨是标准的长方形的方山,山上筑有长方型的城寨。鸿磐寨位于朱连山与杏山之间之下,是符合“崖阻路途为厄”的厄地外,更是符合“阸”字释义的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的“阸”隘要地。
最奇的是,鸿磐寨中心地段,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型地下溶洞,且洞下有庭,洞外有寨城之墙。是即符合洞庭之洞之庭,又符合“冥”字意的天然地下宫殿。二劈山地宫现有大量土石淤积待清理开挖。民国解放战争时曾一度为鄂西北枭雄陈别三盘踞的土匪窝点,地宫为陈别三藏身地藏兵洞。
关于“洞庭”,湖南岳阳的洞庭湖,实则为洞庭湖上的一个君山孤岛,岛上有72座大小山峰。君山原名洞庭山,为神仙洞府之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情真意切的湘妃、湘君才将其名字改为君山。没有岳阳洞庭湖君山有洞庭的相关记载。
“廷”是“庭”的本字。廷金文(∟,院墙)须发飘逸的老人,表示德才出众的长发长者,(指宫中众臣),表示众臣面向院墙。造字本义:臣相朝拜国君的地方。 二劈山山洞与“廷”字的金文笔画造型非常相似。符合“冥阸”的二劈山鸿磐寨,有洞有庭有城寨,是名副其实的洞庭山。
二劈山寨,地处六股营北岭高239米的二劈山分水岭最北端,西北与东北有朱连山杏山阻塞,二劈山山寨下有向东南和西南的丹水支流阻隔,是独立的山寨。北距470米高的朱连山寨及杏山山寨7里左右,西与393米的大山寨4里,西距400多米高的堰寨山9里。
关于邓州朱连山与杏山之间的清泉沟的楚长城遗址地,是楚北“厄塞”关口。
从二劈山的楚方城在朱连山与杏山以南,与朱连山与杏山山顶上的营房地都在楚长城寨墙以南一致,符合楚方城防御区内城池防御条件。老河口的二劈山在汉江之东、丹江以南,谷国以东。苦菜以东、于地以东、即有冥宫,又在阸阜,地临邓国、鄀国、麇国、绞国等符合楚塞楚国历史地理所有条件,是标准的“冥阸”楚塞之地。
准确的找到二劈山上的“冥阸”遗址地后,发现“冥阸”并不在楚国最北端?仅凭“冥阸”和朱连山杏山上的城寨城墙,是不能完全挡住秦军及来犯之敌的?因为朱连山和杏山虽然两山夹侍,但是两山之间还有一条清泉沟,两侧的山虽高,鞍型的谷底是可以通过的?这里需要一个能够封锁两山的关口,楚方城的防御功能才能完善有效,不然没有了“关”楚国修这么多的方城长城,都会因为此关的缺失失去防御功能?
其实,历史上朱连山杏山之间的楚长城一直都是相连的,我在早期考察时曾听到当地老乡说过。这很重要,涉及到“方城关”的问题?
关,金文像两根门栓各自插进栓孔。造字本义:是将门栓插进左右两个栓孔,紧闭大门。鄂君舟节上的关字形改成一根门栓插进两个栓孔。在汉语词汇“关闭”中,关(关)与闭(闭)近义,但有所不同:“关”表示拉上门栓,拒绝出入;而:“闭”表示不仅栓门,而且在门栓上增加三角支撑,以防暴力从门外强行撞门。“闭”是更彻底的“关”。塞字本意是堵住器物口的东西,阻隔;堵住。关塞多指边界上险要地方。
从关和塞的字意看,“关塞”联合起来是绝对少不了关闭之门的?
邓州杏山村的当地老乡都知道,解放后朱连山杏山之间的楚长城下楚长城寨门楼还在。据当地老人讲,每个山头重要地方都筑有寨,“寨壳廊”(山顶寨城址)里盖的都是石头房子,过去城墙都有垛子(烽燧),人在上边能走,现在都叫放牛娃子给扒坏了。楚长城石墙顺着东西山梁下来清泉沟谷底的公路上是过去的楚长城寨门,寨门一直到 1966年后修公路时才被拆掉。据说寨门过汽车都没问题。
从杏山老乡所说1966年才拆的朱连山杏山之间的楚长城寨门楼位置看,完全符合楚国最北防线“方城关”关隘地。应该能够找到寨门老照片。
从清泉沟至今是湖北老河口人邓州人出山向北的唯一通道看,朱连山杏山下清泉沟楚方城寨门地,还应该是楚国北上中原,从楚方城出发,是方城之外的夏路起点。因为,除此路之外,汉江之北,丹江之西是秦国茫茫的八百里秦岭群山,清泉沟是丹江故道上游,杏山以东为伏牛山余脉的邓国,此路是沿淅川、西峡至东都洛阳的水陆捷径。
方城夏路,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楚适诸夏,路出方城,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基本说明了方城地近秦国的地域关系。另外,孔子适楚,是自平顶山、叶县入叶至楚的。《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七节》:“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的“接淅而行”明确的说出了孔子从叶邑沿淅川峡谷至楚的适楚路线,邓州杏山“方城关”在楚国北端出出险塞之地,即符合孔子适楚的行径路线,也符合夏路以左(西)“不足以备秦”秦国疆域界地。而邓州“方城关”寨门以北是鄀国丹江及伏牛群山,只有“方城关”及“冥阨”寨城以西以南,以57公里二劈山分水岭的五十里楚国丹阳地的防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