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杂咏

更新时间:2022-05-06 10:15

《冬夜杂咏》,组诗名,作者陈毅(1901—1972),创作于1960年冬天,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1期,整组诗计28题37首,作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通过写青松、红梅、秋菊傲霜斗雪的性格,歌颂了经受严峻考验的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这组诗洒脱清朗,内容丰富,借物抒怀,气概浩然,但是,组诗写出近一年,陈毅也未曾发表,直至1961年底,《诗刊》催稿,他才将稿子整理抄出,寄到编辑部发表,其中多首传诵一时;最为知名的有《青松》、《红梅》、《秋菊》、《含羞草》、《亡羊》、《长江》等,后收录于《陈毅诗词选集》。

组诗简介

“冬夜杂咏”是组诗名,共十二题十九首,作者陈毅,部分诗作发表于在《诗刊》一九六二年第一期。

组诗序言

序言

小序云:一九六零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

注释

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

粲,形容笑的样子。

仲弘,是陈毅的字。

创作背景

1960年,我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在国内,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加上党的工作失误,使国民经济面临暂时困难。在国际上,又遭受帝修反华势力的联合围攻。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妄图控制中国的阴谋破灭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反华逆流。他们背信弃义地大搞突然袭击,单方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使我们陷于严峻的局势之中。

在这危急关头,党和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高举马列主义旗帜,坚持真理,坚持原则,迎接困难,奋勇前进,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逆流。

《冬夜杂咏》组诗,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写成的。它既袒露了作者的胸怀,也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写照。

《冬夜杂咏》是一组借物咏怀诗,《青松》、《红梅》、《秋菊》等篇,是通过对这些抗暴耐寒花木的歌颂,赞美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含羞草》、《亡羊》等诗,作者对修正主义者不讲原则、丧失立场表现了极大的轻蔑;《长江》、《三峡》、《故乡》则是对中国人民的昂扬斗志及不可阻挡的革命潮流的赞扬,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毛泽东主席的敬仰;《吾读》、《一闲》则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和乐观而旷达的人生态度。这组咏物诗,寄兴无端,情生意发,字少行短,却每每给人启迪和震撼。其中“咏”字的意思是谓随事吟咏,常用作诗题。

陈毅毛泽东的部下和战友,他也和毛泽东一样爱好诗词创作,两人还曾以书信形式交流诗艺,毛泽东的“诗要讲形象思维,要用比兴”的著名观点就是在一封与陈毅谈诗的信中提出来的;毛泽东诗词技艺超群,气盖古今,而朱德、陈毅等人的诗词也各具特色。

组诗选摘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

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读这首诗,总让人想起陈毅元帅的形象——想起那刚毅的面孔。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任何时候也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也只有刚傲沉毅、满怀将帅气度的陈毅能够写出来!也许作者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

松、梅、兰、菊这些抗暴、耐寒、隐幽的花木,历代文人都爱吟咏,以至于积淀下来成为一种特定的民族性的审美意象,成为一种洁身自好的人格象征。

但封建文人,由于特定的时代局限性,虽然以这些花草自喻,表现自身高洁,却往往主要是感叹个人际遇,无奈之中难遣失意之情。如左思的《咏史》中,也有写松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在,由来非一朝。

左思在这里以松和小树取喻,说明世胄承袭高位,俊杰沉沦下僚,郁郁葱葱的松树却不得不受小树苗的遮蔽和压抑,对此表现了不满。但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即是说明俊杰没有达到高位,不是因为才能平庸,而只是先天地位不同,同时在这愤愤不平之中,作者也只好做了无奈的伤感与默认。因为这里的松只能被动地接受地势所给予它的位置。

同样是写松,陈毅所写的青松简直和左思之松大异其趣了。陈毅也是写逆境之松,写遭受压抑的大松,但在作者看来,逆境方见英雄本色,一切崇高和壮美无不在斗争中诞生。这里的松不是默默地隐忍,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向恶势力勇敢地抗争。一压一挺,这两个掷地有声的动词,可谓把大松的力度传写得刻骨惊心!也正是因为作者认为逆境是对英雄的磨练,是对品性的锻造,他才接着写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作者相信,在经历了风雪的涤荡和洗礼之后,就会更见其高洁本性。这其中表现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体现了他深刻的人生感悟。他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恶势力是要被战胜的,断言高洁的品性是绝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正是这样坚定的信念,才使这首诗通篇洋溢出饱满的雄气,给人启发和激动。

总之,这首诗语言冷峻畅达,画面鲜明生动,字少句短,更见风骨。作者始终在斩钉截铁的用语与含蓄蕴藉内容之间,在冷峻峭拔的形象与飞扬凌厉的热情之间,在风雪的暴虐与青松的抗争之间制造巨大的张力,从而加大诗的艺术感染力。读者似乎在动态的激荡中感染了松的精神、松的力量、松的品性。那正是作者的人格、作者的胸怀,也是那个时代的雄气与豪迈。

《红梅》

隆冬到来时,

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

树树立风雪。

《幽兰》

幽兰在山谷,

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

求者遍山隅。

《秋菊》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含羞草》

有草名含羞,

人岂能无耻?

鲁连不帝秦,

田横刎颈死。

《亡羊》

亡羊惧岐路,

染丝悲墨子

我亦厌淡红,

恶其乱朱紫

《长江》

有人雄今古,

游泳渡长江。

云此得宽余,

宇宙莽苍苍。

《故乡》

公社遍故乡,

到处是桑园。

蚕娘两万人,

一年八季蚕。

《吾读》

吾读长短句,

最喜是苏辛。

东坡胸次广,

稼轩力如虎。

《一闲》

志士嗟日短,

愁人知夜长。

我则异其趣,

一闲对百忙。

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第六军政委、第二十二军军长,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代军长、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曾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兼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主要著作分别收入《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