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明

更新时间:2024-04-01 11:29

冯小明,男,汉族,1963年10月7日出生于四川武胜,致公党党员,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3年10月7日,冯小明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

1981年9月,进入兰州大学化学系就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1988年6月,从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助教和副教授。

1993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攻读博士。

1996年4月,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以及不对称合成联合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8年8月,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至1999年10月)。

1999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2000年9月,进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2007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学术带头人)。

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6月,担任致公党四川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8年9月8日,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9月当选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9年11月18日,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1年5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期间,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举行颁奖仪式,其中,四川大学冯小明院士荣获陈嘉庚科学奖中的化学科学奖,获奖项目名称为“新型优势双氮氧配体和高效不对称催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冯小明主要从事手性合成方法研究,在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和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工作。设计合成了具有柔性烷基链接的C2对称性双氮氧酰胺化合物配体,建立了结构多样、中心金属种类丰富、可满足不同反应需求的手性双氮氧-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库;利用自主设计合成的手性催化剂,实现了多种不对称催化新反应,包括第一例不对称催化α-取代重氮酯与醛的反应(被冠名为Roskamp-Feng反应);发展的新型手性催化剂和不对称催化合成新反应,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高效、高选择性方法,并被用于手性天然产物和手性药物的合成。

截至2018年3月,冯小明在Acc. Chem. Res., Chem.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

人才培养

冯小明在四川大学为本科生讲授《有机立体化学》课程,为研究生讲授《手性技术》《不对称合成》等课程。

冯小明表示,教师要教书育人,首先就要起到标杆作用。“身边年轻学生很多,他们都看着老师的。往往一个团队里,老师什么样子,学生毕业以后也是什么样子,就像孩子看着大人一样,有样学样。所以教师身上的严谨、求实的作风非常重要。”

在四川大学第一理科楼南三楼办公室走廊的墙上,张贴着冯小明对课题组的要求:智慧,勤奋,诚信,自信,抓住机遇,走向成功;坚定信念,敢于创新,实事求是,强化责任。这是自1996年建组以来,传承的文化和要求。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冯小明先后担任国际刊物Adv. Synth. Catal. Asian J. Org. Chem., Current Org. Synth.顾问编委,Chin. Chem. Letts.副主编,化学学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应用化学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致公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冯小明博士设计合成了系列手性双氮氧配体及催化剂,以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实现了多种手性Lewis酸催化的碳–碳成键新反应,为一些重要生理活性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效方法,他的冯氏手性双氮氧配体及催化剂在国际上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未来科学大奖评)

冯小明带领的课题组,历经近20年的努力,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研究组开发的配体从结构上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作为一种少有的“全能型”不对称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作为不对称有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配体与金属结合生成金属配合物催化剂,能够运用到四十多类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不对称新反应。这不仅为一些重要手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深入认识手性诱导和传递规律提供了研究基础。(四川大学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