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

更新时间:2024-07-12 14:46

冯志(1923.7.15—1968.11.2),原名冯禄祥。天津市静海人。中共党员。1938年春参加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八路军第3纵队),曾任勤务员、警卫员、班长、排长、武工队小队长、文工队长、剧社社员。1947年到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后历任《河北日报》记者,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文艺部副主任。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保定外围神八路》、《敌后武工队》等。

人物生平

冯志,原名冯禄祥。天津市静海县人。贫农出身;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母生活,在本村读过四年小学,十一岁起便从事农业劳动。

“七七”事变后,抱着抗日救国的热望参加了八路军,先在翼中九分区政治部当警卫员,后到冀中九分区政治部文工团、翼中野战三纵队前线剧社当演员。

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立战功,荣获模范党员、模范青年等称号。

1942年冀中“五一”大“扫荡”后,被选拔到翼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任小队长,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由于屡建战功而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奖章。1945年5月开始发表报告文学《神枪手——谢大水》(《前线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冬入华北大学中文系学习。

1949年任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

1951年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编辑,记者、科长、文艺部副主任等职。在此期间,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写过一些报告文学、短篇小说、诗歌、寓言、革命回忆录等。1958年出版了中篇小说《保定外围神八路》(河北人民出版社),同年11月又出版了优秀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解放军文艺社)。这部作品以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对翼中抗日根据地举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八路军一支敌后武工队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在十分观险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开辟工作、打击敌人、宣传抗日的故事,成功的塑造了武工队小队长魏强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嗣后,冯志一直坚持业余创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从1958年至1966年,又写出了《前线文工队》、《成长曲》、《地下游击队》三部长篇小说初稿,未及出版,“文化大革命”中被残酷迫害致死。

人物事迹

参加敌后武工队

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5万余人,在飞机的配合下,出动坦克、汽车几百辆,由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拉网”式的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冀中一时间成为村村有岗楼、处处有碉堡、封锁沟密布的敌占区,日本鬼子、伪军、汉奸横行,形势极为严峻。

为了针锋相对地与敌人展开斗争,冀中军区第9分区党委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组建一支精干的深入敌后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武装组织——敌后武装特别工作队(简称敌后武工队),这是全国各抗日根据地中最早出现的敌后武工队。冯志闻讯,积极报名参加,被选拔任命为武工队第一小队队长。从此,他积极组织并充分依靠当地群众,带领队员们拔炮楼、杀鬼子、除汉奸、惩恶霸,机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方式打击瓦解敌军,被老百姓誉为“敌后神八路”。

在浴血战斗中,冯志三次负伤,左锁骨曾在与敌人拼刺刀时被挑断,左手食指被扎残,头部、胸部也都中过弹。有一次,他到军区开会,在回来的路上和日本鬼子狭路相逢,便闪身钻进路边的一堆麦秸垛里。鬼子过来用刺刀一个个挑那些麦秸垛。他感觉鬼子到跟前了,就抬起手中的驳壳枪扣动了扳机,岂料这一枪却没有响,而鬼子竟也没有用刺刀挑这个麦秸垛,转身就走了。事后他一看,原来是枪被麦秸秆卡住了,从而奇迹般地逃过了一劫。更为神奇的是,在他任小队长期间,属下数十名武工队员竟无一人牺牲。由于机智勇敢,屡立战功,他被评为模范党员,还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一等奖章。

记录八路军抗战事迹

1944年,冀中军区第9分区敌后武工队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冯志被调到冀中第3纵队前线剧社工作。在此岗位上,他经常深入部队了解新人新事,搜集生动的素材写成稿件投给《前线报》。由于文化程度低,又是初学写作,起初,他的投稿常常被退回来。但他毫不气馁,坚持练笔,采写的人物特写《英雄连长王志杰》终于引起了《前线报》的关注,报社编辑找到他一起研究素材,讨论修改意见。经过4遍修改后,这篇文章被《前线报》发表。

编辑们的精心指导,再加上自身勤写多练,使冯志逐渐摸到了写作的“窍门”。以火热的战斗生活为素材,他又相继撰写了报告文学 《神枪手谢大水》、通讯《团结模范高永来》以及小剧本、诗歌、歌词、快板等。另外,他还创作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如讲述武工队员护送干部过铁路故事的《护送》、反映惩办汉奸侯扒皮的《打集》和描写攻克保定南关火车站的《化袭》。

1947年冬,冯志进入华北联合大学中文系学习深造,毕业后于1949年调任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冯志于1951年调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科长、文艺部副主任等职。工作之余,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 《敌后武工队》。

关于《敌后武工队》的写作初衷,冯志在该小说的《前言》中写道:“是因为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日日夜夜地冲击着我的心;我的心被冲击得时时翻滚,刻刻沸腾。我总觉得如不写出来,在战友们面前似乎欠点什么,在祖国面前仿佛还有什么责任没尽到,因此,心里时常内疚,不得平静!”

关于《敌后武工队》的故事内容,冯志在该小说《前言》中介绍说:“书中的人物,都是我最熟悉的人物,有的是我的上级,有的是我的战友,有的是我的‘堡垒’户;书中的事件,又多是我亲自参加的。”“《敌后武工队》如果说是我写的,倒不如说是我记录下来的更恰当。……如果它能在读者心灵上留下了一点点八路军艰苦抗战的印象,或对读者有一丁点帮助,也就算我没有辜负党对我的关怀和同志们对我的帮助。”

1956年,30余万字的 《敌后武工队》初稿完成。1958年冬,《敌后武工队》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与广大读者见面。而冯志也被吸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专业作家。

亲属关系

夫人苑莎。对于冯志来说,苑莎是伴侣,是战友,也是好助手。二人在烽火岁月相识相知,冯志搞创作的时候,苑莎常常为他抄写手稿。

长子冯玲。小儿子冯刚,是知名导演。

亲友回忆

苑莎:

我们在保定只有一间房,中间用砖隔起来,分成里外两小间。老冯把里间当成书房,一心一意写他的小说。他工作很忙,晚上不是采访就是开会,但不管多晚回来,他都给自己定了条铁纪律:天天动笔。有时写到激动处,笔舍不得搁下,常常通宵达旦,第二天还得照常上班。

夜深了,我和孩子们都睡了,他是什么时候躺下的,谁也不知道。睡着睡着,他有时会猛地坐起来,抓过纸笔记下点什么。或者披上衣服出屋,良久不归。有一次我出去找他,原来他正坐在房上观察月亮,说是想看看新月是什么样的。

冯刚:

有一次父亲到军区开会,回来的路上和日本鬼子狭路相逢,他闪身钻进路边一堆麦秸垛里。鬼子过来用刺刀一个个挑那些麦秸垛。父亲感觉鬼子到跟前了,抬起手中的驳壳枪扣动了扳机,谁知这一枪竟没有响,而鬼子竟也没有挑这个麦秸垛,转身走了。父亲事后一看,原来枪被麦秸秆卡住了。这真是奇迹般地逃过了一劫。

徐水县王村的老武工队员贾正喜:

冯队长长得特精神,眼睛就像会说话一样。胆子大,枪使得好,枪一抽出来子弹就出去了,又快又准,可真是个能耐人。我们九分区武工队是1942年8月在完县(今顺平)贾各庄成立的。当时冯志是小队长,我是副队长,我们两人是老伙计,总在一起。出山前,我们进行了培训,学习怎样在敌占区活动,怎样做群众工作,怎样向鬼子喊话。出山后,开始做宣传工作,贴标语。一天夜里,冯队长带领我们4个武工队员掩护20多个抗战干部回冀中,我和魏树槐打头阵。在一个南北走向的封锁沟里,我们发现三个穿便衣的,怀疑是敌人,便分头隐蔽。我趴在一个土堆上,这时过来几个穿军装的敌人,拿枪逼着我问:‘哪部分的?’‘满城特务队的。’‘队长叫什么?’‘我想想啊,叫……’我趁对方一愣的空当,掏出枪一下把问话的撂倒,纵身跳出了沟。敌人举着枪包围过来,老魏负了伤,假装冲前面喊:‘把机枪调过来。’敌人一听这,吓得抱头就往回跑。这时,冯队长早领着干部们过了封锁沟。

张孟良:

我跟冯志都是静海县人(原属河北省,现属天津市),我家住在义渡口村,他住在大邀铺村,相隔30余里,但是过去从来没有过交往,经过编辑《敌后武工队》这部稿子,才知道我们原来是老乡,我们不仅增续了乡梓的感情,也建立了友好的编创关系。他每次到总政“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去,都是我下楼到南门警卫室接送他。

他的《敌后武工队》中写的故事,大都是他亲身所经历过的事情,书中的小队长魏强,可以看做是他的化身。所以他的作品富有传奇性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生动感人,使人看着兴致盎然。大约1944年,他被调到前线剧社工作,那时候,他就已经开始酝酿这部书的腹稿,孕育了多年才降生出来。冯志如果没有在抗日战争那段如火如荼的斗争生活,也就不会写出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